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用文化自信提振民族复兴精气神

2017年03月03日 23:2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用文化自信提振民族复兴精气神

全国人大代表赵超建议普及教育引领全社会亲近传统文化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顾书亮2017年,一场《中国古诗词大赛》让“久违”传统诗词文化再次火热。透过电视荧幕,各路选手“口吐莲花”惊艳表现,让普通大众再一次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然而,近年来,正当许多发达国家努力发展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却忽视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观念的淡漠,文化发展的滞后,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我们正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考验。”全国人大代表赵超呼吁,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引领全社会亲近传统文化。

20170303232229

全国人大代表赵超 网络图片

“造化神秀,铸造了雄浑壮丽的神州大地;日月精华,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诸子学说百家争鸣,诗词歌赋韵律悠长,琴棋书画意境玄妙,四大发明光照古今……”中华文脉绵延相传,牢牢扎根于民间,如何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能够更好的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出去,甚至在国际更了解我们中国。赵超认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课堂主要在各级学校。

赵超建议,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将传统文化教育做为学生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

“目前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赵超建议,希望在此基础上,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尽快编写规范化的大学教材。同时,各地要结合本地域特点尽快为中小学编写好传统文化教材,并不断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质量,逐步将全国传统文化课教学引向健康发展轨道。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为此,赵超还建议,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展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园,使其成为学生的校外课堂和群众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心。同时,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演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进入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 精气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