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让“工匠精神”联姻“现代技术”

2017年03月07日 22:08 | 作者:胡方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胡方玉)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是眼下炙手可热的话题。

“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被着重强调。

timg (18)

网络图片

从“制造”到“智造”

“创新驱动切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要害,只有通过持续创新,经济发展才会有强大动能。只有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才能打造更多中国品牌。”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茅永红在谈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但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民建中央在今年的大会发言中指出。

“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靠改革创新没有出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力人才资源为支撑,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在2017年的重点任务安排中,创新引领的方向已经清晰呈现。

形势显示,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培育一批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在国际上处于行业领先、为市场所认可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在民建中央看来,这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为政府创造更多税收、为人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需要。

行路漫漫

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创新之路并不平坦。

融资、企业负担、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等问题和困难,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所在。

“国内融资成本远高于国外。”民建中央的调研显示,美国当地银行的一年期美元贷款总成本约为年息1.62%,我国人民币贷款平均成本为5.38%、美元贷款成本约3%。

即使在国内,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远高于国有企业,金融行业的利润挤压了企业产业资本的利润;风险资本投向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较少,投资阶段后移现象比较突出。

相比较融资困难,企业负担的问题也弱化了企业在研发和人才方面投入的力度。“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在基层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很多企业家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到的待遇,包括贷款、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民营企业家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谈及企业的负担,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这样说道。

刘悦伦表示,在考核的一般预算收入中,既有“税”的收入,也包括“费”的收入,有些地方“费”的收入在一般预算中的比例达到40-50%,这是极不合理的。

“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保护难”同样被认为是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民建中央表示,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分散、侵权处罚力度有限、司法救济周期长、虚拟经济中侵权行为难以监管,且知识产权维权长期存在举证难、时间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判决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呈多发易发趋势。

另一方面,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法律救济难度大。相关法律中关于商业秘密保护条款,内容相对分散且难以操作。一旦发生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企业收集证据难度很大,而通常侵权人毁灭、转移证据速度极快。

除了实际的困难之外,实体经济中还有一些小型的民营企业,在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方面均有待于提高。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安徽省委主委李修松认为,有些民企是从个体、合伙、家族企业之类发展起来的,在面对如今改革成为发展关键、创新成为第一动能、科技成为重要支撑、互联网+成为拓展的必要手段、融合发展成为破茧成蝶的妙方良法等情势下,这类民营企业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让企业“下雨天背稻草”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以创新引领促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潮汹涌而至时,加快工匠精神与现代技术融合提升,显得尤为必要。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国家的事,更是企业的事。”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华服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成建表示,企业首先应该从观念上彻底转变,从供方思考转为从需求方思考,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及时性的需求;唤醒自身动能,快速调整机体,建立新的竞争能力;更积极有效地投入资源,借助新技术生产力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提高效益。

“实体企业要耐得住寂寞。”周成建提出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骨血中,积极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品牌的升级、产品的升级。

在外因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公平公开竞争的市场氛围。民建中央在发言中表示,要继续解放思想,真正贯彻中央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关精神,深入推行简政放权。还应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成果产业化为导向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支持以技术兼并为重点的跨国高科技企业兼并重组,支持跨国企业高端产品和技术在我国核心区域落地。

对此,刘悦伦认为要通过树立正确的舆论,稳导向,稳政策。坚定不移支持市场化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增加企业家自信。“要通过制度性的创新,激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改革、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供给的质量,强化经济的活力。民营企业家都不创新,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无从谈起。”

“当前中国经济需要 ‘能感知、有温度’的财税改革。”在减轻企业的负担方面,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张连起认为,只有不让制造业“下雨天背着稻草”,才能使放水养鱼的政策导向落地生根,才能对内稳住投资,对外稳住资本外流。

减税降费同样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是一种有温度的财税改革。“实体经济的阴晴,制造业的冷暖,正等待着这一政策温度的传递!”张连起说。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工匠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