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甘肃庆阳老区扶贫干部“三姊妹”:“走亲戚”解贫困

2017年03月08日 21:29 | 作者:侯志雄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熊家庙办事处女干部张海艳在春季农业生产时带着孩子帮助农民为新栽树苗定枝。 侯志雄 摄

熊家庙办事处女干部张海艳在春季农业生产时带着孩子帮助农民为新栽树苗定枝。 侯志雄 摄

扶贫圆梦“微心愿”

“想要一台电磁炉、想要一根新拐杖、想为孙子买一件城里孩子的玩具……”在华池县乔河乡虎洼村的贫困户心愿墙上,一张张蓝色心形的小卡片上写满了生活困难家庭的“微心愿”。

华池县乔河乡党委书记郭丽丽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除了完成“规定动作”外,他们还创造了“自选动作”——“圆梦微心愿,暖心贫困户”,这些“微心愿”在该乡干部的帮助下正在变成现实。

以往干部下乡扶贫入贫困户总是给群众带的是老三样“米面油”,而真正缺少通过举手之劳为贫困户解决实际需要。郭丽丽在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产生了“圆梦微心愿,暖心贫困户”的想法。

在入户过程中,因父亲有病,家境困难的13岁女孩付丽娜告诉她,“想要一本英汉字典。”郭丽丽得知后立即到县城为小女孩选购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字典。赡养两个老人,供养三个大学生,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身患重病的贫困户李梅梅“想要一只电饭锅”的“心愿”没想到也很快得以实现。

虎洼村支书李玉红说,当地农民非常淳朴,不愿给别人添麻烦,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完成这些小小的心愿,“让我们的村民非常惊喜感动。”

“扶贫工作的难点是干部要真正了解群众,与群众接触融合的过程很重要。”郭丽丽讲述了她尝试用“走亲戚”的方式与贫困户接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她认为,乡镇干部与群众不能有“隔阂”,通过交流最喜欢看到贫困户脸上露出的笑容。

编辑:梁霄

关键词:甘肃 扶贫干部 解贫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