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革党员宋余庆:为百姓说话十五年

2017年03月21日 11:28 | 作者:黄昌盛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res07_attpic_brief


见到宋余庆是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间隙。这位连续担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民革党员,对参加本届政协最后一次大会的机会一如往常地珍惜。一次发言,一份提案,一项建议,对他来说,都是为老百姓说话的好机会。

“我做政协委员已经快15年了。十多年来,每年都会通过调研了解社会状况,提出意见建议,真正让协商议政落到实处。”58岁的宋余庆谈起自己担任政协委员的经历时语带自豪。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年两会都会有至少4个提案,将在一线调研所得、亲身所见反映其中,为党和政府作决策参考。

和自己所信奉的“博爱”精神的提出者孙中山先生一样,宋余庆年轻的时候选择了学医,希望为穷苦人祛病除灾。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有关医疗的话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他的关注焦点。

宋余庆所在的江苏镇江市,是全国首批医改试点城市之一。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一年,他就通过确定重点联系医院、走访因病致贫家庭、深入医疗机构调研,对现行医疗保障体系的弊端有了较深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他的第一个提案《强化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议》。

让宋余庆没想到的是,国家发改委在后来专门打电话给他,就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征求意见,在其后的医改方案中,更可见有关建议的作用。首次提案的成功,坚定了宋余庆履职参政的热情和信心。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他总共提交了10余份关于医药卫生的提案,涉及农民医疗负担、医患关系等诸多方面。《关于实施适宜医疗,解决民众就医负担的提案》还被全国政协作为样板提案,收入《把握人民的意愿》(2009年卷)。

事实上,医疗只是宋余庆关注的一个方面。生长在长江岸边的他,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宋余庆发现,长江这条母亲河也被日益严重地污染着。家乡人民“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想法时刻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自己有责任为母亲河做点什么。

考虑到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宋余庆认为自己的目光不应局限于一城一地的社会问题。他便积极参与全国政协组织的水资源状况视察,并专程到东北、广东了解河流污染情况。走遍七大水系,问计于水利专家,同环保部门交流……一番努力后,《关于实施综合整治,促进生态水源建设的提案》等一系列提案终于出炉。

“建议中的长江区域断面监测数据作为考核地方领导干部指标已经得到落实。环境保护部还开展了长江环保执法行动,这一行动推进了各地政府保护长江的意识和行动。”谈及提案的落实情况,宋余庆直呼,“这是我十多年来最满意的提案”。

2001年8月,宋余庆开始担任江苏大学副校长,这让他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时,把教育问题牢记心头。从学生负担和心理状态到城乡教育不公平的状况,从民办学校的弊端到部分高校资源的失衡,他看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之相伴的,是《关于加快推进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九点建议》《关于废止民办义务教育,保障义务教育公平的提案》等的提出。

由于事先调研充足,宋余庆的提案不仅获得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还得到很多教师的肯定。其中一份来信中写道:“你反映的情况就是我们这儿的实际,你提的建议就是我们的建议。”

今年全国两会,宋余庆再次来京赴自己“为民请命”的约定。在赴北京开会前,他专门到基层调研扶贫工作,发现在江苏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贫困户更多的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此,他特地提交了提案,建议深入开展“健康精准扶贫”,针对因健康问题导致的贫困采取专门措施,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扶贫更高效、脱贫有保障。

宋余庆常说,自己生平有三大夙愿——愿天下苍生永无病痛,愿祖国大地山清水秀,愿中华子弟皆成栋梁。当看到自己的提案成为改革发展的助力,当看到自己的建议成了改善百姓生活的良策,他一边感谢政协这个平台对自己的帮助,一边暗下决心,要为他人,也为自己,做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革 宋余庆 提案 全国政协 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