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仇华飞:一带一路的当下与未来

2017年05月11日 15:44 | 作者:仇华飞 |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中国融入国际社会以来,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攸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中国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一带一路”计划作为一种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式,需要考虑它的阶段性和长期性,协调好阶段性和长期性之间的关系。现阶段要注重计划设施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以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为例,双方正在推进自贸区升级谈判,中国按照“一带一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东盟自贸区在设施联通领域的合作,应作为现阶段优先考虑的计划。随着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应作为现阶段的实施目标,建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不仅提升中俄经贸水平,也使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水平大大提升。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本质上是在美国主导力缺乏、区域合作机制化程度较低的中亚、南亚、中东及其他相关地区推行一体化战略。中国一方面可以避免在东亚与美国的竞争和对抗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扩大自身影响力,以经济合作为先行力,逐步带动和整合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协作。

中国和巴基斯坦在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领域已做出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可先行一步。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就是“一带一路”计划的重要内容。按照“一带一路”建设阶段性发展的要求,从民心工程做起,先确保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再逐步推进到金融、贸易、通信、电力等领域;从构建区域经济新秩序开始,进而推动变革国际经济旧秩序进程,“一带一路”最终将成为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建设现阶段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发达国家经济上制约。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否以及如何参与进程,对“一带一路”能否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其次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卡塔尔、阿联酋、新加坡等国人均GDP已进入全球前十,而南亚、非洲沿海等区域大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个别国家如非洲的莫桑比克人均GDP还徘徊在1000美元左右。经济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第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中印边界争端和南海问题,直接影响印度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态度;东南亚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南海争端的升级显然会冲击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应协调好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关系,处理好初级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从“倡议”到“合作机制”再到“国际组织”,“一带一路”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已产生巨大国际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出于本国自身利益需要,不同程度参与或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计划发展提供动力。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战略倡议的认知不尽相同,各项措施推进阻力依然很大。解决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是构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合作机制包含一系列隐含或明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在国际关系领域内促进各国形成共识。国家既是机制的创造者,也受到机制的制约。机制中的原则反映国家的观念和信仰。“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规则和规范能否在沿线各国形成共识,各国对这些规则、规范遵守和认同的程度,都事关“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并最终朝着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组织方向发展。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功能。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打造“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平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增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凝聚力与行动力。利用中国-东盟对话机制,推动双边基础设施、自贸区升级版、海洋经济、人文交流等合作。把中国的发展战略与东盟共同体发展蓝图,东盟国家的项目和企业,以及东盟各国的双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对接起来。扩大“一带一路”建设初步成果,利用2012年启动的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机制,打造成“一带一路”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地。随着更多的欧洲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欧盟将在压力下协调成员国关系,最终欧盟也将逐渐成为“一带一路”的利益攸关方。

将“一带一路”建成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机制,以克服国际经济秩序日益碎片化趋势。20国集团、欧盟、东盟、金砖国家组织、APEC峰会等区域经济治理机制,对全球经济环境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治理全球经济碎片化影响力不足,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推动力度也不足。“一带一路”战略以构建地区乃至全球合作机制为基础,倡导开放包容、和而不同,强调“和平、合作、发展、共赢”,尊重和包容不同国家需求,积极合作,互利共赢,在已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区域合作机制。

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国际组织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通过国际场合下的各国领导人相互协调、沟通、签订合作协定,也需要参与“一带一路”计划各利益攸关方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要充分认识该计划对发展和改善区域经济环境的意义。其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能够为实现金融、贸易的互联互通奠定合作基础。同时,“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的不断磨合。作为“一带一路”计划发起者的中国,要向各国解释、宣传“一带一路”长远的战略意义:不仅为沿线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而且要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重要推动力,使“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促进各国发展、经济互利共赢的重要保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治国理念之外交战略思想研究”(15ZDC002)首席专家)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国际经济 秩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