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中国建设者”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使者

2017年05月12日 14:09 | 作者:董宏达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2013年,中国向世界发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获得广泛响应。3年多来,促进就业、热心公益、改善民生、保护环境……中国建设者每到一地,都下功夫做好当地的产业推进器、人才孵化器、文化传译者和社区好邻居。行走在中东的街头、中亚的集市,或在印尼的热带雨林,常常会遇到当地人用汉语打招呼,“你好,中国!”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奏响了民心相通的交响曲。(5月10日《人民日报》)

W020170511398198385351

随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向海外,有工程建设者、科技企业家、文化传播者,虽然职业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建设者”。他们带去的不仅有先进的技术、优惠的贷款,更有中国人共同发展的理念和行动。更可喜的是,“中国建设者”扮演民心交融使者角色,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间文化相通浇铸坚实稳重的路基。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筑牢人文基础。3年多的实践探索证明,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只有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并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才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既需要研究制定目标战略,更需要开阔视野、发挥智慧去行动、去落实。除了政府间的交流与沟通,民间力量不可或缺。走出国门的“中国建设者”,在承担项目建设的同时,尽快融入合作国家的社会生活,也把中国文化与文明传播出去,与沿线各国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做志同道合的好邻居,为“一带一路”浇铸坚实稳重的路基,促进合作交流共谋发展之路走得更远。

让文化传播成为走向未来的“起跑器”。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意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利益汇合点,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实现这个愿望,需要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利,更需要文化上互通。文化传播是文化互通的基础,需要政府与民间共同发力。一方面,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和旅游推介活动,扩大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民间团体走出国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尤其是在“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中,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奏响民心相通的交响曲,在文化传播中让各国人民产生文化共鸣,在推进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向世界发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体现了中国的智慧。在这大背景之下,扮演民心相通使者角色的“中国建设者”,在对外合作交流中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近距离地分享“中国智慧”。笔者坚信,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文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国建设者”将成为浇铸“一带一路”路基的重要文化符号,在促进文明互容、互鉴、互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人文 交流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