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王岩峰:在希望的油田上

2017年05月16日 15:39 | 作者:娄蓝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W020170516522600707713

W020170516522600742022

王岩峰(右二)在钻井井场与哈方员工交流设备安装问题。

W020170516522600785861

从2014年开始,王岩峰(左)每年都和同事在油田基地植树。

编者按

驼铃声声,帆影幢幢,2000多年来,中国一代又一代丝路人开辟了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架起了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桥梁。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主题。今天起,我们将推出“新丝路人”栏目,介绍发生在把“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的建设者身上的故事。

2003年9月13日,王岩峰第一次踏上了哈萨克斯坦的土地。

阿拉木图机场,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国际机场,看在那时王岩峰眼里,却好像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火车站,“一下飞机,发现我们的行李都堆在地上,圈在一个铁栅栏里。看看周围也都是小平房。虽然我们去的那年,哈国首都已经是阿斯塔纳了,但毕竟阿拉木图1998年前都是首都,看起来却挺陈旧破败的,和想象还是有出入。”

在阿拉木图住了一夜,王岩峰和同事们转机飞往哈萨克斯坦西北部的阿克纠宾州,他作为工程师被派驻中油阿克纠宾项目。

中亚在世界油气业被形容为第二个中东,而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油气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各大国、各种力量角逐的中心。1997年,阿克纠宾项目成为中国石油在中亚地区获得的第一个油气合作项目,这就如同在中亚棋局中投下一枚关键的棋子,既可以影响欧亚大陆尤其是中亚地区的能源格局,也为中亚国家架起了通往能源消费市场的桥梁。

2003年,王岩峰30岁,刚刚获得俄罗斯古勃金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钻井工程硕士学位。他本科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有一线工作的丰富经验,又有留学的背景、精通俄语的优势,正是公司充实在哈力量的有力人选。

对于这个陌生的国家,对于新的环境、新的岗位,王岩峰内心充满期待,也密布忐忑。虽然在去俄罗斯留学前,他已是大庆油田的一名钻井队长,但在海外如何适应环境、开展工作,他压力颇大。

见证载入世界石油史册的油田开发

“我来的时候,公司已经度过了最初非常困难的时期,一切工作都步入正轨,可以说前面的同事已经给种好了树,我们可以乘凉了。”言语质朴,笑容温暖,王岩峰有着典型工科生的方正和认真,出生在黑龙江的他,还有着东北人的直爽。

他所提公司最困难的时期,正是中石油初进阿克纠宾的那几年。

哈萨克斯坦土地面积271万平方千米,探明的石油储量却占世界的百分之三。但在苏联时代的产业分工中,哈萨克斯坦是以粮食种植为重,石油财富并没有为它的发展贡献太多。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专家全部撤走后,哈国的石油工业也陷入了停顿。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提出了石油私有化计划。阿克纠宾石油公司正在第一批私有化的名单中,雪弗龙、壳牌、美孚、康菲等西方各大石油公司闻讯蜂拥而入,很快占据了哈国石油的主导地位,唯独剩下阿克纠宾石油公司没有售出。

被剩下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它不被投资者看好。阿克纠宾公司辖让那若尔和肯基亚克两个油田,肯基亚克油田又包括盐上与盐下两个油藏。让那若尔油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了,年产量200余万吨,临近衰减期,设备陈旧老化;肯基亚克盐上油藏1966年开发,年产量50万吨左右,也已进入衰减期。而肯基亚克盐下油藏深埋在地下4500米处,上面覆盖着3000米以上的巨厚盐岩层,岩层中夹杂着无法测知的高压气层和水层,加之盐岩易碎,油井在气压和重力的作用下极易塌陷。为开发它,苏联先后钻探了42口井,40口报废。这之后的20多年,再也没有人愿意问津这个盐下油藏。

为了登陆中亚石油市场,迟来的中石油做了大量的功课。1997年初,当哈国政府再次拿出阿克纠宾公司60.3%的股份公开招标时,中石油有力出击,中了标。当年10月,中方代表组21人到达阿克纠宾,接管了油田。

21个中国人跨越千里,在异国他乡接收领导一个近万人的大型企业,困难可想而知。

当时的哈萨克斯坦经济还停留在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物资缺乏、观念陈旧。中方人员住的地方是阿克纠宾的高级宾馆,说是高级,可年久失修的宾馆设施陈旧,破败不堪。最要命的,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冬季,宾馆的供暖却形同虚设,窗户上结着厚厚的冰霜,水杯里的水过一夜也能结冰。而生活在内陆草原马背上的哈萨克民族没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没有蔬菜的哈餐对于“中国胃”亦是挑战。

这些物质条件上的困难却并非是中方人员的主要困难。接管的阿克纠宾公司长期生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内部管理混乱,负债累累,处在破产的边缘。而此时国际油价一路走低,公司处境极其艰难,一度长达8个月发不出工资。

这些困难王岩峰虽未经历,却在准备奔赴哈国时多有闻知,感同身受。而在他之前到来的领导同事,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创出了崭新的局面。这些开拓者的努力和成绩鼓舞着他,也让他初到公司就有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王岩峰被分在公司的钻采部钻井科,“从进公司工作起,参与的就是公司对肯基亚克盐下油藏开发的多项技术攻关。”

他说的肯基亚克盐下油藏正是谈判时哈国送给中石油的那个“添头”——这个油藏有上亿吨储量,至少可以达到每年200万吨的产能,可就像哈国专家说的那样:盐下油藏就像悬挂在空中的馅饼,看得见,吃不着。

“那个油藏在地下4000多米,中间3000多米是盐岩层,地层可钻性差,每天可能只能钻十几米,这样钻井周期会特别长,而且地下压力太大,很容易就发生井喷。钻井成本高,风险也很大。”他用手指在桌上画着,尽可能用更通俗的讲述让我能够理解开发的难度。

“苏联的时候,他们打了42口井,40口报废了,还有井发生井喷,连钻机都烧毁了。美国那些大公司肯定也想开发,但是一看这种情况就放弃了。人家也是觉得给了你,在开发年限里,你也拿不出油来。他们的观念里苏联是老大哥,中国的技术是苏联教的,苏联都没办法,你中国就更不行了。”

然而,这个世界级的开发难题,并没有阻挡中石油人探索的脚步和开发的决心。2000年开始,公司从国内调集了优秀的钻井、开发等各方面的专家,进行多专业、多学科联合攻关,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高效开发配套技术。“我们购进的那个70D深井钻机,理论上钻深能力能达到7000米左右,是中国自己的产品;而且在技术上,我们也有打深度水平井、大斜度井的技术……这样对于钻探这种深埋、异常高压的油藏,在过程中可以根据油层的实际变化调整方向、调整角度。”他拿过我的采访本,边解释,边在上面画下线条优美的草图,虽然并没有完全听懂他讲的这些极其专业的内容,却很容易感受到他溢于言表的自豪感。

2004年1月,在之前实验性钻探、两口实验井完井取得成功的基础上,H8010井完成了钻井施工。大斜度井H8010井钻透3500多米下的盐岩层后,改为水平钻进,沿油层水平方向钻进了450米,使井下采油面积获得极大的提高。H8010井投产后,日产原油680吨,经过技术改造采用双翼井口采油,日产量达到1150吨。

一个千吨井在阿克纠宾仍被冰雪覆盖的大草原上诞生了。肯基亚克盐下油藏的成功开发不但震动了哈萨克斯坦,也震动了世界石油界,被当做石油开发的典型范例载入了世界石油史册。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王岩峰见证过这个开始,也一直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在这个良好开始上添砖加瓦。

2010年,他参与的钻井提速项目,使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建井周期平均缩短71天,平均单井节约钻井费用128.5万美元。

2012年,他和施工的技术专家一起成功完成了肯基亚克盐下8309双分支水平井的施工,这是中石油海外第一口套管完井的双分支深井水平井,实现了在肯基亚克盐下“三高(高压、高气油比、高含硫化氢)”油气田的钻井技术突破。

2013年,他组织完成了5147、4061两口应用地质导向技术水平井的现场施工,这两口井的产量是同区域直井产量的3倍以上。

2016年,他组织了应用旋转地质导向技术、连续油管拖动喷砂射孔酸压技术的长水平段钻采一体化水平井的现场施工……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油田 中亚 哈萨克斯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