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村史馆抚慰市民乡愁

2017年05月25日 14:52 | 作者:王洪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城市扩大,村庄拆迁。当村民变市民、院子变高楼,社区也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了。面对这样的状况,如何在新型社区留下“老家记忆”,抚慰乡愁?从去年开始,河南省新郑市陆续建了20个村史馆,使之发挥多重作用。(5月23日《中国文化报》)

文化设施是记录历史的一个有效载体。在学者眼中,村史馆是乡村的文化自觉;在村干部眼中,它是告别贫困、记住艰辛的见证;在村民眼中,它是留存家乡气息之地;在游子心中,它透着乡愁的味道。村史不仅是当地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演变的记述,更是让村民产生认同共鸣和情感共融的载体,成为农村新型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不仅是农村,在城市和社区,同样可建造留有历史记忆的村史馆。上海曹杨新村是建国后本市第一个工人新村,现有3.2万住户、10万人口,成为总计200万平方米的大型成熟住宅区,它作为申城标志性市民新村,曾接待过150多个国家政要和旅游团队。如今只要走进朝阳新村的村史馆,蝴蝶牌缝纫机、万宝牌冰箱、金星牌电视机、三五牌台钟……上世纪80年代典型的新村家庭布置,在这里都能看到,而藏品提供者,都是居民自己使用和收集的物品,所以那吸引市民和参观者走进来。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完整保留农村和社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再现曾经的历史面貌和真实内容,是每一个城市文化建设都会遇到的新课题,也是保留城市记忆和乡愁的重要事宜。基层的街镇历史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本土文脉,保留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既需要市一级的文博展馆,也需要创建最基层农村和村居委会一级的陈列室,来更加全面保留本土文脉的历史渊源,而座落在市民家门口的村史馆,可以让市民近距离、多渠道了解上海历史文化的变化,留住每个人心中的城市记忆,有一种归属感和怀旧感,让更多的青少年和旅游者,从中更直观了解本土文化演变的过往今昔。

不仅是朝阳新村,上海一些社区和村级组织,都有过创建社区历史文化陈列室的案例,闵行区多个社区和乡镇,前几年依托社区居民和企业的收集,通过文物专家指导,以地区历史文化陈列馆形式,系统完整的建成多个保留地区发展变化实物载体的陈列馆,把这些地区从明代初年至今的人文风貌,通过丰富的实物展品和图片资料,真实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受地区市民欢迎,进行地区传统教育、彰显爱国主义情怀新载体。如江川路街道,作为50年代上海建造的第一批工人新村所在地,创建了江川历史文化陈列室,把上世纪30年代闵行老街的繁华,及新中国成立后,“四大金刚”为代表的重工业基地成就,在历史保留建筑“项宅”全部陈列出来,保留这里曾经的历史文化,让后人知晓当时的历史,传承宝贵的文化财富,得到社区市民踊跃参观和普遍赞誉。为建好村史馆,河南新郑市今年出台了《村史馆建设实施意见》,规定村史馆建设面积在150平方米至200平方米,每建成一个村史馆,市财政将以“以奖代补”进行奖励,同时要求与村里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共建共享,与社区文化生态园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园区)相结合,村史馆虽摆放老物件,但鼓励用新科技、新技术来创新展示方式,室内设施应具备图文、实物、影视展示功能,通过村史文化展示厅和民俗实物收藏展示厅,图文并茂地展示村史、村貌、村姓、村贤、村风、村俗、村物、村艺、村训、村愿内容,同时通过视频投影展示村落文化,所以是新形势下一种不可多得的乡愁教育做法。

创建村史馆或地区历史文化馆,是传承本土文脉的有效尝试,可留存历史,继承传统,弘扬传统文化,激活当代思考,运用真实的历史记忆告诉今人,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的时代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品格,首先是历史的,其次是人文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从最基础开始。从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实处着眼。创建村史陈列室,把城市最基层一级的文脉内容,通过活化的展示和具体介绍,给市民留下共同记忆,不忘社会和民间行将丢失的历史文化遗存,及时保留文脉传承记忆的村史室,无疑是值得赞赏的一件文化举措。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村史 史馆 文化 市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