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贵州大山里的小花老师:最想带着孩子们"翻山越岭去看海"

2017年05月26日 10:16 | 作者:高洁 王新明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这几年,谈到贵州的留守儿童,毕节屡屡发生的事故时挥之不去的阴影。小花老师告诉记者,平时不会给孩子们刻意贴上留守的标签,她不希望大家一提到留守儿童,就想着偏远贫穷的山村,泪流满脸的无助的孩子。实际上,即便生活艰难而孤单,但很多孩子是积极乐观向上的。公众号可以让更多人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孩子们的真实状态。

记者初到黔西南,一位当地的教育工作者说,他敢保证,在黔西南任何一个村镇里最漂亮的建筑一定是学校。小花老师对这种说法表示赞同。

“跟我小时候相比,孩子们的上学环境有很大改善。崭新的桌椅板凳,多媒体教学设备,营养午餐等,这在过去都是想象不到的。政府、社会各界都在想办法帮孩子。”小花老师说。

不过,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来说,漫长的深夜里,他们还是会因为思念父母而掉眼泪。

小花告诉记者,虽然平时尽量不去给他们贴标签,白天里,因为有同学的陪伴,留守儿童的状态跟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但是到了晚上他们脆弱的一面偶尔就暴露出来。

“我们能做的也许是他们哭泣时擦拭他们眼角的泪滴,失落时给他们一个鼓励的眼神,伤心时给他们一个拥抱,他们想父母时帮他们接通那头的电话。”小花老师说,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无法代替父母在身边的幸福,但做一些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些温暖总比不做的好。

通过公众号的后台,很多人希望能够捐助一些东西给孩子,小花老师告诉记者,有时候会给孩子们写写信也是同样有帮助的。

山高路远,小花老师愿意陪孩子们走一程

小花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记者 李放 摄

小花老师的老家就在附近的安龙县洒雨镇龙堡村,她是个地道的苗族姑娘。工作两年来,她告诉记者她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回到家乡,当孩子们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感觉孩子们很需要她,家长们特别尊重信任老师,自己的生活也很充实。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贵州 大山 老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