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北京:未成年人遇家暴虐待可拨打96156

2017年06月01日 11:00 | 作者:蒋若静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每个社区都将设置儿童福利督导员

为了更好地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本市还将在居(村)委会明确设立专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包括儿童主任、儿童福利督导员或儿童权利监察员,拟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以西城区为例,该区的儿童福利主任将由区民政干部担任,全区200多个社区都将有自己的儿童福利主任,下个月还将启动专干培训会,未来还可能纳入社工力量担任未保专干。

这些儿童福利督导员的职责有哪些?靳林德表示,“儿童福利督导员首先要掌握本社区内的困境儿童数量和基本情况。其次,一旦发生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他们要第一时间发现,并落实强制报告机制,第一时间报警。”在后续的介入工作中,儿童福利督导员都要全程跟进。

困境儿童档案一年更新四次

对于已经摸排出来的10618名留守儿童和困境未成年人,每人的基本情况都已进行了详细登记,实现了一人一档。除了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外,困境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情况、困境未成年人的身体伤害与卫生健康、心理状况、行为表现等项目都有档可查,并评定了风险等级。通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帮扶项目,以区为单位,将每一个对象分别由全市14个社工事务所对接,并落实到每个社工事务所的责任人,逐户开展对口帮扶。

以西城区为例,该区974名困境未成年人由北京和风社工事务所对接。据该事务所负责人张潇介绍,社工们将困境未成年人的困境程度由高到低分为红色、粉色、黄色、绿色4个级别,其中红色档为亟须解决的对象,将第一时间开展帮扶工作。根据每个困境未成年人的家庭特点,派出一名专业社工进行帮助。靳林德说,每个季度,对口帮扶的社工都要重新入户,对保护对象做一次档案更新,“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精准地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帮助,我们的工作困难点在哪,也能知道未来工作重心在哪。”

困境未成年人年底纳入有效监护

除了开通96156未成年人非紧急救助保护热线、开展未成年人紧急庇护安置试点、设置儿童福利督导员等亮点举措以外,今年本市还将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快建立“家庭监护为主体、社会监督为补充、国家监护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监护机制。同时,通过开展为期一年的“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全市1万多名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年底有望全部纳入有效监护范围。

根据《北京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今年1月至9月为集中行动阶段,各区要集中开展专项行动,强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强制报告意识,加强对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监护人的监督和指导,组织和督促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北京市留守(困境)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及时发现和保护处于无人监护等困境的儿童,严厉打击遗弃留守(困境)儿童等监护侵害行为,为留守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提供针对性帮扶。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力争到2017年底本市所有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部纳入有效监护范围,杜绝留守(困境)儿童无人监护现象,有效遏制监护人侵害留守(困境)儿童权益行为,切实兜住我市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人身安全底线。同时,通过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开展留守儿童和需要紧急庇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帮扶项目。围绕留守儿童数量和部分需要紧急庇护的困境未成年人需求,做好社区、家庭和社会的宣传,开展亲子教育、亲职培训、家庭关系融合教育、家庭暴力防范教育项目等活动,定期走访儿童家庭,了解儿童生活、学习、心理情况,掌握辖区留守、困境儿童动态情况。

本市还将编制未保工作服务案例手册,向16区救助管理站、服务于留守儿童和需要紧急庇护未成年人的社工事务所发放;引入社会力量围绕留守儿童兴趣爱好培育、安全防范项目开发、志愿服务项目等开展多形式的关爱保护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留守儿童和困境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研究建立儿童评估体系,制定标准化救助服务标准。联合相关专业机构共同研究北京市遭受家庭暴力、虐待、侵害、遗弃或监护不当、监护缺失、监护不力等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困境未成年人的评估体系,编印成册,指导全市留守儿童评估工作。同时拟制定《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介入与评估标准》和《家庭暴力受害人员救助服务标准》两个标准化制度,通过形成标准体系框架,严格落实工作程序,使管理素质与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继续加强重点个案工作指导。依托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市法院、检察院、公安、教委、人社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残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畅通儿童司法保护、学校保护、家庭监护、国家监护等处置环节,形成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合力,做好重点个案处置和个案完结整理汇总工作。引入社工、法律、心理、医疗等领域的专家参与未成年人保护个案研究和处置。提高社工实务能力和研判工作技巧,做好个案受害人的调查评估,使之成为与公安笔录、法医鉴定等共同构成审理案件的依据,有效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告诉北青报记者,在未成年人监护过程中,家庭是责任主体,家庭是第一位的,而当家庭监护缺失的时候,学校、社会、政府等角色就要及时补位,发挥合力的作用,这就是合力监护。

“当儿童处于困境的时候怎么办,国务院的意见明确规定,要求建立强制报告机制。跟儿童打交道的社区、学校、政府、社会组织,老师、医生、干部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报告他的处境,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处置,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实儿童利益最大化、优先化的要求。”王金华说。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儿童 未成年人 困境 留守 监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