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编制21人在编2人:僵尸事业单位知多少

2017年06月02日 11:10 | 作者:王海鹰 萧海川 | 来源:半月谈网
分享到: 

在“僵尸企业”为人所熟知的今天,还有一些“僵尸”事业单位在消耗、占用着宝贵的资源,成为改革发展必须割除的“囊肿”。

1121075090_14963706208601n

编制21个、在编2人:部分事业单位成“僵尸”

去年以来,东部沿海大省山东,瞄准改革“僵尸”事业单位,重新唤醒沉睡的编制资源,将其投入到环保、卫生、教育等领域。在新旧动能转化中,下了一步“先手棋”。

中国果菜杂志社,原是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的处级单位。2002年划入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序列。2011年后,受新兴媒体冲击等影响,杂志社发展面临困境,入不敷出、濒临倒闭。最初划拨编制指标21个、实际在编仅2人,沦为一家典型的“僵尸”事业单位。

山东省卫计委的内部招待所1980年成立,仍维持着每层只配备公共盥洗间的格局,2002年停止对外营业,职工工资主要来自办公补贴与房租收入。28个编制,实际在岗9人,已丧失原有职能与开展工作的条件。

这2家事业单位,只是“僵尸”事业单位的冰山一角。半月谈记者从山东省编制管理机构获悉,经前期核查,山东已摸排出“僵尸”事业单位1456个,其中省一级有87个,市县两级有1369个。这些“僵尸”事业单位的具体成因多种多样,既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淘汰出局的报刊社、行业技校,也有无法履职尽责的厅局办培训中心、招待所,还有为单一目的设置的临时性机构,如节庆办公室等。

2016年3月,山东决心在事业单位领域来一次大扫除。“山东省准备用1年至2年时间,完成这次清理任务。”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机构编制处处长杨红帅告诉半月谈记者。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事业单位 编制 僵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