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山西资源大县转型“攻”文化 让非遗传承人有饭吃

2017年06月09日 14:29 | 作者:李娜 赵东明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煤省山西的资源型大县长治襄垣正极力拓展文化产业,令非遗传承人有饭吃。图为襄垣鼓书。 张羽 摄

煤省山西的资源型大县长治襄垣正极力拓展文化产业,令非遗传承人有饭吃。图为襄垣鼓书。 张羽 摄

然而,就像很多非遗一样,襄垣的非遗也面临传承困难,以襄垣秧歌为例,目前该县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精品力作缺少、基层院团生存艰难。

面对这些困难,襄垣大胆创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为“文化民生”战略的核心之一,在对非遗资源进行记录整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原生性、生产性、体验性等保护传承新模式,让非遗传承人有饭吃,让非遗活下去。

记者9日从襄垣县委宣传部了解到,在建立制度保护原有传人的同时,该县已与长治市艺校联合办班,招收学制四年的大专班学员60名,确保后继有人,对濒危的非遗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进行全面的拍摄、记录,并及时形成档案、实行数据化管理,还对襄垣秧歌、襄垣鼓书进行抢救性保护,录制传统书目100余篇、560多个小时。

如何保留非遗不难,难的是让非遗维持旺盛的生命力,在民间真正地“活”起来。

对此,襄垣在下良镇红土坡村等传统村落设立了试点,先用襄垣炕围画探路,进行原生性整体保护,让非遗走进民众中,存活于民间。对于襄子老粗布这种富有经济开发潜力的非遗,该县支持山西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走原生态纯手工家纺生产之路,年销售收入达到近亿元,成就襄子老粗布中国著名品牌。

襄垣还试水体验性保护,建成山西省第一家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无假日全天候对外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已接待参观者5万人次,并在镇、村两级也设立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室。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山西 资源 大县 非遗传承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