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周汉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保住底线

2017年07月11日 10:55 | 作者:民建中央副主席 周汉民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从201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三去一降一补”已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对本轮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其时间之长、烈度之剧,我们应有充分的应对。

和上世纪末的经济结构大调整相比,本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涉及的范围更广、对象更多,背景和环境也大不相同。总的来说,有利条件是,我们的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即我们的“家底”厚了。上世纪末,我国的GDP约1万亿美元,2016年,我国的GDP已超过11万亿美元;1999年,我国人均GDP为865美元,2016年超过8000美元,国民收入大幅提高;1999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约6万亿元;2016年,居民储蓄余额增长到近60万亿元;同时,作为我国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资本总量,也增长显著。

在看到上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挑战之巨大:上一轮调整中,数千万下岗、转岗职工在经历了短期痛苦之后,迎来了较长时间的经济景气期,在经济整体走好的环境下,大部分下岗人员通过社会帮助和自身努力实现了再就业,更多的下岗者通过分享股市、期市、房市长期上涨的巨大红利而化解了自身的困境。但眼下,经济进入新常态,本轮调整处于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深度调整共振周期之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L”型走势仍在深度筑底的区间,过去那种靠“造富”摆脱困境的机会和空间被极大压缩,此为挑战之一。挑战之二,我国经济正从资本净流入向双向流动转变,由此带来了就业趋势的趋紧。外资以流入为主向双向流动转变,国企、民企“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规模加大;民间海外投资热情仍然处于亢奋期;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乃至近期“美国优先”“欧洲优先”之声回潮,将对我国就业市场形成更为不利的影响。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同时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挑战。挑战之三,本轮调整中最大的群体,正是数量处于绝对多数的低收入群体,因此,新的就业机会就成为他们最大的刚需和期盼。对此,第一要防止视而不见,淡化、掩盖问题和矛盾;二是不能简单粗暴,沿用过去的“壮士断腕”口号,壮士虽壮,但壮士之腕也经不起一断再断。

为此,我们认为,重大经济结构调整,需要附以重大社会领域改革相匹配,谨提几点建议:

大力为“双创”保驾护航。改革进入深水区,离不开法治保障。目前涉及“双创”的政策不少,要避免各自为政、碎片化,及时把其完善成法律法规,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和常态化道路。比如,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让创新主体有更多获得感;一些滞后于形势、人为限制和压缩“双创”市场开放及双创者积极性的条款,需要花大力气修改调整。其次,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破除在实际管理行为中出现的“城市优先”“本地优先”“国企优先”等潜规则,对在创业创新市场门槛外设立的一些理由,冠冕堂皇而动机难以服众的行政许可,应切实取消。行政需有所作为,但更多要靠市场,靠市场的开放和拓展。最后,大型和骨干国有企业要与其他创新主体协同发展,形成合作共赢的创业创新链,带动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双创要立法,市场要作为,国企要担当,民企要积极。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升级。上一轮调整期,我国的城镇化率仅约30%,城镇就业人口2.24亿;2016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7%,城镇就业人口达3.93亿;十几年间,两亿农民进城,数千万乃至上亿“农一代”“农二代”们为城市发展作出了贡献,理应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面对调整之痛,维持乃至提升弱势群体的基本社会保障,无论从道义还是现实的需要而言,都是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面对当前捉襟见肘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强教育和医疗设施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快社保制度的衔接和整合,同时,提高国资国企对全社会的回馈和反哺。

充分释放要素资源活力。在人力资源方面,我国人口红利已接近尾声,发展进入刘易斯拐点,核心是提高生产力、增强竞争力,核心之核心,就是对人进行大规模的培训。我国要强调大规模培训,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升级就是其中一个有效途径。上一轮调整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能为遭遇调整群体提升职业技能、增加再就业竞争力发挥更多作用。为此,要加快建立职教和普教高教一体,院校和企业一体,职教和产业、行业一体,职教人才和其他人才一体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在土地资源方面,加快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进土地确权,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增加市场定价能力和市场化运作的使用权,盘活土地生产要素。在资本方面,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世界最高,也是最大的外汇储备国,要将资本的活水引入实体经济领域,为实体经济“推陈出新”奠定坚实基础。人力资本要解放,土地要激活,技术动力要发挥,金融与实体经济要靠拢,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求。

(摘自6月30日《联合时报》)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改革 调整 经济 推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