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肖飞:自食其力,九年如一日撑起贫困家庭感染乡邻

2017年08月07日 14:53 | 作者:赵立兴 |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自力更生注家风

肖飞回忆说:“结婚时,他家里连一张像样的木床都没有!当时,紧挨着猪圈的一间破旧柴房,就是我们的新房。”结婚时吴家请了辆拖拉机来接亲,30块钱的费用都拿不出,还是别人垫付的。

在要求有车要房的现代婚姻面前,她的选择显得有些另类和离奇。因为她坚信,只要感情好,人勤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其实,老人们都享受着国家最低生活保障,也有很多村民劝她,把老人们的低保金集中起来贴补家用,看到肖飞如此辛苦,老人心疼她,多次要把低保金拿出来,但都被肖飞回绝了。

不辞辛劳扬新风

因为老人们精神都不太正常,讲卫生的概念更为模糊,衣服最多穿一天就脏了。洗衣服成了她每天的“第一堂课”。

她有两个孩子,每天早晨洗完衣服就要给两个孩子做早餐,然后送他们上学,回来后又要给老人们弄吃的,做完这一切已临近中午,她只有顶着烈日到地里干一会活。

洗衣、做饭、接送孩子、干农活,九年来,肖飞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顾着七位老人和两个孩子。

因为建房欠下的贷款要还,吴军每月也只能寄回500元的生活费,她不得不抽出时间到镇上打短工,挣钱补贴家用。

“给别人家摘水果,我们都只能背八九十斤,但她却可以背一百多斤,目的就是为了多挣点。”同村村民饶正华说。

每次打零工挣得多点,她都会带点好吃的给老人们改善生活。而对于自己要一元钱买零食的两个孩子,她却连哄带骗拒绝了;自己很喜欢一件38元的衣服,看了几次也没舍得买下。

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肖飞家的生活条件日趋改善。每次获得捐款慰问,她都会眼眶湿润,从没想过自己应该做的一切会得到如此多的关心。待心情平复,她找出一个本子,一一记下人们的慷慨善举,留下“爱心清单”,永远铭记于心。

故事尚未完结,还在继续发生着……(赵立兴)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肖飞 贫困 家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