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90后”乡村教师:坚守三尺台,直至烛泪干

2017年08月07日 15:07 | 作者:王俊禄 张璇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勇敢地“伪装”,只为完成心中的担当

“阿丽小时候,老师把教鞭交给她,让她给小朋友上课,还是班里的班长。打小她就特别喜欢当老师。考教师证也是连考三次,考不上不罢休。”陈玉臣眼含着泪说,“女儿走的时候,眼睛都没闭上。虽然她没有力气说话,但我懂她——积蓄了快20年的梦想,真正当上老师却不满一年,她不甘心啊!”

高考那年,杭州师范大学是陈莹丽填报的唯一志愿。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莹丽生前辅导员毛卓尔说:“她用她朴实的行动,表达了她的价值观。此时的三尺讲台就像她精神的‘强心剂’,更闪耀着师德的光芒。”

即使生命被无情剥夺,她也对世界报以微笑,校长、同事、学生竟没人发现异常。陈茴茴说,妹妹最后一个月“伪装”特别好,她生怕自己看起来精神不好我们就不让她去学校。

当死亡阴影日益逼近,她没有怨天尤人。母亲为她落泪,她却说:“妈妈,我都不哭,您哭什么?有些人一出生就夭折了,我已经活了二十多年了。”妈妈说,你是我的孩子,少了你我就像少一块肉。她说,您就当我去其他国家旅游了。妈妈忍不住泪如雨下。

记者还看到了一张“缺席的合影”。中考快到的时候,九年级想找个时间拍个毕业合影,但一直下雨。直到考试前一两天,这张合影才拍成。但此时的陈老师已经站不起来了。本来,陈老师应该坐在第一排,笑靥如花。

“任何东西,都要有点灵魂”

20多年老教师陈锦云说,这个“90后”不一样,不知道她有什么魔力,让每个学生都喜欢她。今年7年级抽测,她带的班获得全学区十几所学校第二名,这在学校历史上从没有过。现在看来,那种魔力就是“敬业”。

遗留在办公桌上的《关爱留守儿童记录手册》里,陈莹丽详细列出了班上每一个留守儿童的表现、关爱措施和效果记录。一位让所有老师头疼的调皮学生,家长都放弃了,陈莹丽却一次次地耐心劝导,看到孩子有了点滴变化,她比什么都高兴。

“每一个学生都在她心中,看得出她的用心。”让当了多年班主任的高玮玮赞赏的是,当上班主任的第一件事,陈莹丽就建立了一个班级花名册,很快,她能叫出班里每个人的名字。

陈莹丽生前有一句口头禅:“任何东西,都要有点灵魂”。一位医生说,“癌症晚期病人通常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意志力不强的人很难扛得住。她一定是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柱。”姐姐认为,“学生就是妹妹的精神支柱,教书就是她的人生梦想。”

陈莹丽去世后,她的事迹引发强烈关注,被追授“最美温州人”“师德楷模”等荣誉,也有部分慰问金。陈玉臣却说,学校有不少贫困生,要把钱捐给他们,如果小女儿还在世一定也希望他这么做。“妹妹与爸爸的个性特别相似,她的品行与家风传承有关。”在陈茴茴看来,她的家庭很普通,但父亲正气,母亲勤俭,他们的一言一行是姐妹俩最好的“教科书”。

“长大后,我要成为你。”学生卢晓琪说,她和陈莹丽一样,早早埋下了一个教师梦,“看到陈老师,我更加崇敬教师这个职业了。我长大后也要当老师,也会这样用心对待学生。”(记者王俊禄、张璇)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乡村 教师 烛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