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心向未来 同心向未来

一位党员妈妈和她的22名孩子 ——记中共十九大代表、烟台SOS儿童村家庭妈妈郑忠燕

2017年10月24日 18:00 | 作者:舒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她至今未婚,只为了一份特殊职业的特殊承诺;

她不曾生育,却有22个一手养大的孩子管她叫妈;

她默默付出,用30年的爱与坚守给了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她叫郑忠燕,一个来自基层的共产党员,也是中共十九大代表。从1987年当专职妈妈开始,她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与最伟大的母爱,都毫无保留地给了这个家——烟台SOS儿童村12号家庭。

10月13日清晨,烟台SOS儿童村12号家庭。

30年来,每一天天刚蒙蒙亮,郑忠燕就已经早早地起床,开始为孩子们准备早饭。

这一天,晨曦的微光静静地照在郑忠燕的脸上,一如30年来每一天的慈祥与安静。

和孩子们一起用完早饭,郑忠燕就要从烟台出发去济南,然后奔赴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临行前,12号家庭的4个孩子一脸的眷恋和不舍,5岁的轩轩更是抓住郑忠燕的双手不肯撒开,他还从来没有离开郑妈妈这么长时间过。

郑忠燕也放心不下孩子们,她对同事们千叮咛万嘱咐,把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一一交待,让大家一定要照顾好几个孩子。

“这么多年,每一个孩子都是我永远的记挂。”郑忠燕说。

“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孩子在家庭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国际SOS儿童村组织,是一个国际性民间慈善组织,其宗旨是以家庭方式抚养、教育社会上失去父母的孤儿,让他们重新获得母爱。

烟台SOS儿童村建成于1986年,是我国首批建设的两个儿童村之一。村里有16个家庭,每个家庭通常会抚养7至8个孩子,他们都是从小遭受过各种不幸,或因病、车祸、意外伤害失去父母的孩子。

按照行业惯例,每个来到烟台SOS儿童村担任“专职妈妈”的女性,都要放弃结婚和生育自己子女的权利,全身心地为孤儿们撑起一个真正的家。

“儿童村有约定,妈妈需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爱心,而且不能结婚生育。”中国SOS儿童村协会会长李进国告诉记者,最后一条在外人看来有些“苛刻”,但这是国际惯例,怕的就是妈妈们万一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不能公平对待亲生孩子和这些孤儿。

1987年3月16日,24岁的郑忠燕成为烟台SOS儿童村的专职妈妈。“当时,真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孩子们没了双亲怪可怜的。”郑忠燕说,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刚进村时的情景。

那天一进村,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后,儿童村的领导就把7个孤儿交给了郑忠燕。这些孩子最大的9岁,最小的只有3岁。

当村领导把最后两个孩子送到12号家庭时,已是深夜,看着孩子们疲惫不堪的样子,郑忠燕立即就安排他们睡下了。第二天,当郑忠燕叫他们起床时,一看雪白的床单上,竟爬着许多虱子,屋子里充满着臭味,她立即给两个孩子洗了澡,并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们仿佛回到了久别重逢的家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后来,两个孩子告诉郑忠燕说,当时是真的闻到了“家”的味道。

那一刻,郑忠燕告诉自己,一定要当一个称职的妈妈。“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孩子在家庭的温暖中健康成长。”这是郑忠燕常说的一句话。

但是,当好一个称职的妈妈也并不容易。有个男孩,刚开始无论如何都不肯叫郑忠燕“妈妈”。有一天半夜,这个孩子突然发起高烧,郑忠燕急忙起床,先给他喂药,又用酒精给他擦身子退烧,一直忙活到后半夜,直到孩子睡着。

郑忠燕却没有去休息,而是为这个孩子煮了一锅病号粥,然后坐在孩子的身边,守护着孩子。

孩子一觉醒来,发现郑妈妈仍坐在床头静静地望着他,这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愣住了,随后突然放声嚎啕大哭起来,他搂住她的脖子哽咽着说:“妈妈,从今以后您就是我的亲妈妈,我长大后一定好好孝顺您。”

孩子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言,一下拉近了母子间的距离,她彻底喜欢上了这些孩子,这些孩子也完全离不开她。

这一喜欢,就是整整30年。

“我只是做了一个‘妈妈’该做的事”

慈善机构中的家庭和普通家庭有很大不同,机构要求妈妈不能偏爱某个孩子,要一碗水端平。“郑妈妈的12号家庭,22个孩子好像都得到过妈妈的偏爱,从来没有发生过‘不公平’。秘诀就在于,每一个孩子都能从内心感受到妈妈的真爱。”李进国说。

30年来,郑忠燕日复一日地为孩子们操劳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督促学习、定期洗澡,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占用了大量时间,郑忠燕每天从早上5:00起床开始,要一直忙到22:00以后才能休息。

在日常饮食上,郑忠燕为孩子们制订了营养食谱。家里孩子多,生活费紧张,她精打细算、合理搭配,让孩子们吃饱吃好。定期给孩子洗澡,被服每天保持干净整洁。每个孩子有四五件衣服,8个孩子就是30多件衣服,开始时条件不好,没有洗衣机,她都是一件件手洗。

郑忠燕把自己的心完全交给了12号家庭,交给了这里的孩子们。孩子们考试取得好成绩了,孩子们领到了第一份工资了,孩子们考上理想大学了、找到合适工作了、结婚生子了……每一个孩子点滴的成绩和进步,都能让他们的郑妈妈幸福好一阵。

对于孩子们,郑忠燕不仅仅是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而是真正像妈妈一样,对他们生活、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有时候还要扮演“严父”的角色,让孩子们不仅成长,而且成才。

有一个孩子,父母去世后长期无人管教,自尊心和荣誉感缺乏,被人称作“野孩子”。孩子入学后的第二天,老师就把郑忠燕叫到学校,对她说:“你的儿子比我们班里最差的学生还差!”

郑忠燕很伤心,她发誓一定要把这个“野孩子”培养成人!从那以后,郑忠燕经常借一些小事来表扬他、鼓励他,慢慢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她还买来一些书籍,边学习边对他进行教育辅导,水滴石穿,孩子慢慢地有了转变。

为了不犯错误,孩子竟把“守纪律”三字天天写在手背上,学习成绩自然大幅度提高,在小学升级的考试中,高居全年级第二名,学校发来喜报,郑忠燕感到脸上像贴了金似的光彩。郑忠燕还喜欢去观察每个孩子的特长和优点,根据孩子自身条件,从小有方向地培养孩子的情趣,书画、声乐、舞蹈……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二儿子从小爱好美术,她就把他送到少年宫,每天接送上特长课,风雨无阻。书籍、纸张、颜料,郑忠燕都用自己的工资为孩子购买。如今,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开了一所专业培训学校,每年培养出大批的美术考生。

时光荏苒,22个孩子相继来到12号家庭,又陆续迈向社会。

这些孩子中,最大的已有38岁,最小的才5岁;有12个孩子离村成家立业,离村的孩子中有11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当了医生、还有的成为大学老师。

所有的孩子,都对郑妈妈充满了感激与感恩。“我只是做了一个‘妈妈’该做的事,今后,我仍会尽力让孩子们在温暖的家庭中健康成长、成家立业、永远幸福。”郑忠燕说。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骄傲与幸福。”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骄傲与幸福。”郑忠燕家里客厅墙上,挂满了她和孩子们的照片。

“我每天最大的幸福,都在这面墙上,每天走到这个地方总是看看,看看这些相片就想起以前岁月的点点滴滴,真的是那种很幸福的感觉。”郑忠燕说。

“这张是第一批孩子,这个是儿子第一次离开家庭的时候,这三个是嫁出去的女儿,这三个是已经结婚的儿子。”郑忠燕指着墙上的照片如数家珍。加上第三代,这个特殊的家已经有了30多个孩子,每一个孩子,她都叫得出名字。

曾经有媒体采访问她,人生整整30年的付出,值得吗?

对此,郑忠燕讲了一个故事来回答。

有一天中午,她买菜回来,刚进门,孩子们便围住她齐声喊道:“妈妈,祝您生日快乐!”直到这时郑忠燕才突然意识到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大儿子把郑忠燕推到桌前,指着桌上的一盒蛋糕说:“我们拣了好几天废纸卖,才换来这盒蛋糕,妈,您吃吧!”郑忠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

四儿子潘杰就住在烟台,基本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媳妇和女儿回家看妈妈。他说,“郑妈妈就是我的亲妈。我知道妈妈现在也担心老了怎么办?我告诉她:老了,我养她。”

如今,已经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的孩子们,也会经常回家看望郑妈妈。当听到郑妈妈光荣当选为中共十九大代表的消息后,所有孩子都为妈妈感到骄傲。“这是对妈妈无私奉献精神的肯定。”潘杰说。

郑忠燕还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在烟台SOS儿童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上,她曾坚决地推辞过许多荣誉。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专职妈妈,做的都是妈妈本应做的事情。”面对荣誉,郑忠燕总是很谦虚,但同时她又深感自己比一般的妈妈要幸福得多,“我有22个孩子,我享受到的爱是别的母亲的22倍!”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党员妈妈 22名孩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