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中央媒体“走基层 侨乡行”走进广东华侨博物馆

2017年11月15日 09:26 | 作者:徐金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第七期中央媒体“走基层 侨乡行”走进广东华侨博物馆
红头船见证华侨百年奋斗史
本报记者 徐金玉

刚走进广东华侨博物馆,一面巨幅的世界地图映入眼帘,浩瀚海洋的蓝色板块周边,红星遍布,这些都是华侨华人的足迹。日前,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组织的第七期中央媒体“走基层·侨乡行”采访团来到广东,来自中央媒体的十余位记者深入广州、江门两站,探访广东侨乡,了解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寄情桑梓的侨情故事。

采访团首站便来到了广东省华侨博物馆。华侨华人的足迹,让采访团一行十分叹服。

“看到这张地图就可以想到海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粤籍华侨华人。”广东华侨博物馆馆长王明惠说。全国华侨华人有6000多万,广东华侨华人占了3000多万,主要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年在大航海时代,粤籍先侨就是乘坐红头船下南洋、闯美洲,远赴海外。”王明惠指着地图正对面的一艘红头船模型说,对粤籍侨胞来说,红头船既是苦涩的回味,又是美好的向往。如今,红头船虽已成为历史,却也成为了敢为人先的华侨精神的象征,成为广东华侨同祖国联系的纽带。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就有广东人出洋。到了唐代,随着造船技术和商业贸易发展,去海外做生意的广东人越来越多。他们在东南季风时扬帆下海,等到来年西南季风时,才返回国内。

“那时华侨并不叫华侨,被称为‘唐人’,把回祖国称为‘回唐山’。直到1883年,在当时朝廷的奏折上才出现了华侨二字。”王明惠说。

“国家现在倡导‘一带一路’,其实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华侨的移民之路。”王明惠说,粤籍先侨远赴海外,面对新环境、新挑战,秉承了广东人敢于冒险、开拓务实的精神,与当地人民一起垦荒辟地,开发矿场,铺桥筑路,为住在国(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粤籍先侨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义,慷慨解囊、资助抗战。还有一些华侨先辈参加革命,以身报国。不管他们人在哪里,始终心系祖国。”40多分钟的讲解,王明惠讲得十分投入,说到动情处,情不自禁地提高嗓门、挥舞手臂。

原来,他的祖辈也是下南洋的一代,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父辈,也在海外参加了抗日革命斗争。

“我对华侨华人有感情,自己的成长也和侨紧密相连。”王明惠说,他成长在华侨农场,就读于华侨母校暨南大学,毕业后到了侨办、华侨中专,现在又到华侨博物馆工作。

“作为侨二代,侨务已经成为我终生的事业!”王明惠有些激动地说。

在广东,像王明惠这样的归侨子女还有很多。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巡视员林琳说,“广东侨务特点呈现了有几个‘多’:工作对象多、侨资企业多、海归多、华侨人文历史资料多、涉侨交往平台多。越与华侨华人接触,越了解华侨历史,越被华侨敢为人先、至诚守信、尊文重教、爱我家国的精神和情怀打动。”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华侨 广东 博物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