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新时代奋发新作为

2017年11月21日 09:37 | 作者:潘旭涛 吴宇轩 郭超凯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民生保障事业涌现出新气象、新作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

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道路上,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镇白沙河渔场总经理张本月感触颇深。张本月有养殖鲟鱼的过硬技术,前段时间,在政府支持下,他带领村里50多户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注册成立了合作社,取得了养殖出境检验检疫证照。马上,第一批鲟鱼就要通过边民互市的形式销往越南。张本月激动地说道:“这些年,我们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许多村民通过互市贸易富了起来。”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事业被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十九大报告提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党中央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国教育砥砺前行的新坐标。

今天的中国已有超过1/3的县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定标准;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已覆盖91.5%的学生;29个省份实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涉及考生近8万名。自2012年中国启动实施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来,每年招收的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人数不断增加,受惠学生由2012年的1万人扩大到2016年的9.1万人。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目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正在全国稳步开展。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中国织起全球最大的全民基本医保网,并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7年的450元,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50%和75%左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落实十九大精神,多个省市政府陆续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创业创新等措施促进就业。

中国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外交作出顶层设计,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大国间的努力。中美关系吸引着世界目光。11月8日至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华期间,两国企业共签署合作项目34个,金额达2535亿美元,双方合作成果中,涉及“一带一路”建设、能源、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广泛领域。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表率。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的演讲。中国声音、中国方案赢得了在场所有人员的一致认同,短短35分钟的演讲响起了17次热烈的掌声。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近日,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用亲身行动践行着这一倡议。44个小时“岘港时间”,17场活动密集排开。习近平再次向世界亮明中国外交大方向:“我们将秉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从双边到多边,从大国关系到周边外交,从中国发展到亚太合作,中国外交大放异彩。针对世界面临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更加自信地拿出大智慧大担当大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世界前途与人类命运提出历史性、开创性的中国新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在各方努力下稳步推进。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中国 建设 新时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