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从穷窝窝里挪出的好日子

2018年01月26日 15:02 | 作者:杨小娟 李梅英 | 来源:西藏日报
分享到: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民生工程,是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的关键之举。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有关部委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八个到位”的工作要求,凝心聚力、合力攻坚,有序推进西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规划是关键

根据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自治区党委、政府结合西藏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协同推进,组织编制《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确定西藏“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为2.5万人(其中2016年搬迁1.75万人、2017年搬迁0.75万人),规划总投资24.43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围绕改善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建设住房和必要的附属设施,水、电、路、讯(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以及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国家核定的西藏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共新建搬迁安置住房6500套、70.3万平方米,2.5万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搬迁入住。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西藏各地各部门始终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做好项目谋划和组织协调,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强力推进。其中,那曲地区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与县、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相挂钩,建立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列为地委、行署年度重点督查工作,促进工作落实,强化责任追究。拉萨市按照“每月一督”要求,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进行督查,针对试点县区,每周督查、每日调度,确保项目建设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资金是保障

为顺利实施全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住得安心、生活便利,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自治区通过整合各类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援藏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衔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积极落实国家投资;努力协调农发行西藏分行和国开行西藏分行落实长期政策性低息贷款资金。据统计,共计落实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国家相关补助资金14.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2.4亿元、专项建设基金1.25亿元、长期政策性贷款8.75亿元(人均3.5万元)。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七市地相关部门调动一切可调动力量,不断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新建和扩建集中安置区通水、通电、通路、通网,让搬迁群众享受便利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中,林芝市建立“多条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资金整合机制,通过整合各类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在原有管理渠道和资金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共同用于安置区安置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易地扶贫搬迁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有效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因建房而负债。

尊重是基础

“作为民生工程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充分尊重民意是基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把尊重群众意愿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首要条件,不搞强迫命令,合理确定安置方式,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我们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宗旨。”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王冠杰说道。

全区各级部门由上而下,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前提下,根据水土资源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和城镇化进程,科学布局安置区域,合理确定搬迁重点和规模,因地制宜确定搬迁安置方式,然后通过村民自愿申请、资格审核、村级公示、村民表决的程序确定易地扶贫搬迁人员。

昌都市察雅县充分利用县城现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跨乡镇集中安置在县城周边。

日喀则市定日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在易地扶贫搬迁规定标准的范围内,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根据搬迁户家庭成员构成情况,设计了4类户型供贫困户选择。

阿里地区坚持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前提下,从措勤县、改则县和革吉县三个非边境县居住在此区域的搬迁贫困群众500户2061人,搬迁至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同该城镇群众共享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

产业是根本

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根本。自治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统筹考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要求各相关部门加强产业培训与搬迁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搬迁群众收入,做到安居与发展并重。

拉萨市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培育搬迁安置点新型产业经营主体,确保每个搬迁安置点都有配套产业、每个搬迁户有1人以上参与产业发展就业,带动和帮助搬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实现了2016年19个安置点的产业配套全覆盖,使搬迁群众过上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其中,曲水县按照“项目支撑、财政注资、企业投入、群众参股”的模式,在达嘎搬迁安置点投资近2000万元,规划了产业园区,分别成立了达嘎鑫强奶牛养殖、达嘎品忠藏鸡养殖及种植园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搬迁群众参与到项目中来,实行“企业+合作社+双联户+贫困户”的经营方式,规划养殖奶牛500头、藏鸡1万只,种植饲草、中藏药材365亩,预计实现年增收314.29万元,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可达到4400元以上,保证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昌都市积极争取社会帮扶,建筑施工企业在零利润的情况下主动参与扶贫项目建设,或给贫困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高争水泥厂、华能华电公司等企业捐资捐物,部分企业还承担了个别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建设安置点时有的企业修建沿街门面房,为搬迁群众后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林芝市察隅县积极协调县民政局争取三年口粮,协调县公安局为搬迁户办理户口迁移,协调县农牧局为搬迁户开垦耕地,协调当地小学接收适龄入学学童,使搬迁户能够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并实施农机购置项目、牲畜养殖项目等,加强对搬迁户的科技培训指导,切断了他们因搬迁带来的消极思想,带动了全村致富的积极性,为全面奔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记者杨小娟 李梅英)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搬迁 扶贫 易地 安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