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刘中民委员:科研当报国

2018年03月02日 16:58 | 作者:吕东浩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 吕东浩)在许多人看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能够成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自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不仅因为他拥有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等诸多头衔,人们更看重的,是他投身科研数十载,矢志不渝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

2080162

网络资料图 新华社

话题不妨从刘中民带领团队历经20多年“一诺千金”的坚守,终于使“以煤代油”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说起。

烯烃是生产塑料的基本原料,传统的烯烃生产主要依赖于石油资源。“我国是个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家,每年生产烯烃需要消耗原油近1亿吨。我们研究的就是设法用煤炭替代石油来生产烯烃。”回忆起那段拼搏创新、漫长艰辛的往事,刘中民用“失败,研究;再失败,再研究”来形容。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不少发达国家就相继启动“以煤代油”科研攻关计划。“但长期以来,在甲醇制取低碳烯烃这一关键环节上始终无法突破。”1981年,中科院向大连化物所下达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研究任务,也让1983年考入大连化物所研究生的刘中民开始有机会了解并接触这一项目。

1990年,博士毕业的刘中民正式加入甲醇制烯烃课题研究团队,转年担任课题组副组长,成为我国煤炭清洁转化事业的“主力”。

当时正赶上“出国热”,不少人劝刘中民出国发展,他也曾动过心,但最终还是被甲醇制烯烃课题吸引住了。“如果我国能早日实现‘以煤代油’,将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他说。

1995年,研究团队经过两年奋战,完成了“合成气经由二甲醚制取烯烃工艺”技术年产60吨烯烃的中试试验,并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年,刘中民被委任为研究组组长。

项目起步期,研发条件差、人力不足、资金严重短缺,加之国际油价处于低位,企业投资新技术积极性不高,国家层面的支持也寥寥无几,项目组几度陷入困境。刘中民笑称“当时穷的只剩下精神”“想好了就要真抓实干,不让发展机遇失之交臂。”在挫折面前,刘中民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坚持。

1996年,刘中民被派往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工作。在那里,他仅用1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2篇研究论文,令法国专家大为惊叹。8个月交流工作结束后,法方抛出橄榄枝,刘中民没有动摇。“尽管他们开出的条件很优厚,但甲醇制烯烃研究在等着我,国家任务在等着我,我必须回来。”

“峰回路转”的一天终于到来。2004年,随着国际油价回暖,刘中民团队的研究工作迎来了新的生机。同年4月,时任陕西省政府领导决定,由陕西国有企业出资建设大型工业化试验装置,与大连化物所一道建设万吨级甲醇制烯烃试验装置并开发成套技术。随即,该课题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重大产业化专项。经过700多个日夜操劳,2006年5月,世界首次万吨级甲醇制烯烃(工艺名:DMTO)工业性试验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宣告成功。2010年8月,DMTO装置项目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投料试车一次成功,这是世界上首套大型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率先实现了甲醇制烯烃的核心技术及工业应用零的突破。

至此,以刘中民为代表的几代科技工作者的长跑接力,终于攻克甲醇制烯烃的世界性难题,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路子。

2014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获奖代表刘中民颁奖。“这是对我们团队的最高褒奖。”刘中民表示。

刘中民获得的各类荣誉有很多,但他对其十分淡然。“找到代替石油的生产方式,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的长远需求。我们的目标是:转化一代,开发一代,前瞻一代。”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刘中民希望自己在两鬓苍苍时的回忆,是为报效祖国不懈追求而带来的那份快乐。作为民盟大连市委主委,踏上全国政协大舞台后,他用7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命感油然而生!”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科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