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读原创 读原创

刘凤之委员:助力乡村振兴强化科技支撑

2018年03月03日 13:5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助力乡村振兴强化科技支撑
刘凤之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国农村未来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为农业科研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农业科研院所要为“三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


1

网络图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农业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新时代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已经由追求产量与依赖资源消耗转化为追求质量与效益并重,更加注重提高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贡献率已经达到57%,但农业科技领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学科仅占19%,处于并行的占17%,64%是处于跟踪阶段,这个学科水平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要下大力气把科技攻坚的触角调整到深入“三农”工作的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指出:“农业科研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科研院所,勇攀高峰,率先跨越,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跃升。”“三个面向,两个一流,一个整体跃升”的重要指示明确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农业科研院所要尽快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适应“三农”发展的需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科研立项、科技成果评价、人事管理、职称评定、奖励与考评等一系列机制上进行大力改革,以促进科技创新赶超国际水平和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我们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中任重道远,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都离不开科技的参与和支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科研成果稳步增长,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一些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得不到很好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浪费了很多科技资源。这充分说明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很大,任务很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要打破这种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科技与农业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的僵局。因此,当前农业科研部门要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大力提倡科技协作,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平台,开展科技攻关,尽快研究出服务“三农”的科研成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组织科研院所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事企业、家庭农场联合、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网络。农业科研院所也要积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转化队伍。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培养一批善于开展成果转化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是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要全面不断提升农民素质,特别是与农业生产密切关联的科技素质。加强新时期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与发展理念,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给生产、生活会带来怎样的变化,进一步明确未来几年和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在学习的同时,要引导大家从政策的延续性、统一性来思考如何走好今后的路,要通过举办各种农技培训,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他们掌握新政策、新事物、新技能的能力。培养和树立一批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的典型,以典型促帮带,激励农民自学互学,共同促进,全面提升,增长内生原动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葫芦岛市政协副主席)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科技 农业 乡村 振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