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北川少年的“余震”十年:如何和各种“标签”相处

2018年05月02日 07:26 | 来源: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在“5·12”地震中,北川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位于老县城南侧的北川一中,又是灾区中的重灾区。短短几秒钟,这所重点中学的两栋教学楼轰然垮塌。

李阳亲手在废墟中挖出了表妹巧羽,那个成绩很好梦想着去上海的女孩,胸骨被数吨重的水泥板全压断了,“她那么怕痛,可最后这一下,都还没来得及哭。”

“我们往外撤,也有人千方百计进去找。”王佳明的记忆中,有废墟在燃烧,袅袅青烟萦绕,漫天飞舞的寻人启事上,简单的名字和照片,是家属最后的细微希望。悲伤没有汹涌,更多时候,人们都在平静地寻找着,如同丢了一点东西般。

那时候,王佳明和李阳,都没有哭。

王佳明大学毕业后回到绵阳工作。

王佳明大学毕业后回到绵阳工作。

余震

2008年9月,地震后第四个月,王佳明进入了清华大学。

在大学的头几个月,他几乎夜夜失眠,“闭上眼,全是地震时候的画面。”

余震,就在他心中。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在汇聚了各省精英的清华大学,王佳明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清华头两年,王佳明几乎是以高考冲刺的状态在学习,如同一块海绵,在清华园里拼命吸收着知识的养分。

因为从小到大的责任感,王佳明觉得不能给北川人丢脸,更因为自己是被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王佳明要求自己要做到能力的极限。

在大学,他是为同学服务的班长,是每年坚持献血的志愿者,是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履历完美找不出半点瑕疵。王佳明不觉得累,在清华头两年,他觉得自己更自信也更从容了。

而另一边,李阳也经历着自己的余震。

2010年,李阳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那是他表妹巧羽梦想的地方。

李阳从未主动向同学提及地震的经历,在热闹精彩的大学校园中,那场悲恸绝望的灾难显得突兀。2011年,李阳被电视台邀请去录了一期关于汶川地震三周年的节目,身边的朋友才知道,原来这个温和阳光的少年,记忆中有着地动山摇的悲怆。

“哟,我们的英雄少年都不参加活动呀。”在清华校园里,朋友无心的一句打趣,也让王佳明的心咯噔了一下,在那样一个瞬间,疑惑像肥皂泡一样升起,“我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这份表彰?”

答案

少年思想的花园郁郁葱葱,也杂草满园。他们需要一个思想的园丁,来修剪余枝,修葺花园。

幸运的是,李阳和王佳明都找到了那位园丁。

2013年,正读大三的李阳带着自己的棱角和疑惑,离开校园,溯流北上,走进军营,在学叠豆腐块的被子、练习齐步走中,开始了自己的新兵生涯。

“好像有个声音在心里,告诉我应该这么做。”李阳记得地震中,那些绿色的身影带来的希望,在身边同学都开始实习找工作,递交留学材料时,他希望能在军队中,找到答案。

李阳喜欢站军姿和负重跑步,身体累到极限,心里反倒没有那么多杂念。

曾经,李阳很尊敬的一位长辈,担心他在光环中迷失,告诉他,不用纠结小东西,放大格局,追求大目标。彼时李阳没有懂,却在军营中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不约而同,王佳明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去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支教。

“学生特别淳朴,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想要建设家乡。”这样的心愿下,王佳明开设了一门主讲大学生活和求职规划的课程。他离开西藏时,学生哭成一片,王佳明深吸一口气,承诺道:“我们还会见面的。”

从拉萨回北京的路上,看着澄澈的天空,王佳明想到了微积分课程,曾感觉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得其法,可下功夫去磨,终会豁然开朗,所有步骤都清晰明了。

“如果不这样逼自己,不懂的还是不懂。”王佳明将自己的空间签名改成“做一个温暖的人”,曾经那些责任感和标签所赋予的压力,已经转化成动力。在对未来的期许中,他考虑到了更多旁人,“因为我们的工作,让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

“吊瓶男孩”

李阳:27岁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近况:在绵阳一家银行工作,准备辞职。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王佳明:29岁

毕业于清华大学

近况:2016年毕业后回到四川,先后在绵阳市游仙区委组织部、徐家镇从事人才、基层党建等相关工作。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北川少年 余震”十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