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画颜料生产情况”考察

2018年06月11日 16:44 | 作者:谢颖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

近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率领的全国政协书画室采风考察团赴上海、江苏采风考察,并就“中国画颜料生产情况”展开了细致地考察和研讨。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姜思序堂国画颜料有限公司、庆年堂颜料印泥研究室、苏州冰心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委员们马不停蹄地走访多家颜料生产研究机构,并与相关企业、专家学者召开了两场研讨会。中国画颜料传承千年,是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颜料生产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困难?充分研究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不仅关系到中国画颜料的健康发展,还进而影响着中国画艺术,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同时,也对推动民族文化品牌的发展有所助益。


委员们在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考察


    委员们考察颜料制作工艺


    委员们在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有限公司考察

委员们在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有限公司考察


小切口大问题

“把磨好的颜料浆用清水冲洗,去除杂质后静置沉淀,再分出悬浮物和沉淀物,烘干后产生第一道颜色。如此反复清洗、沉淀、取色、烘干,最终可以由深到浅分出四道颜色。”在绿树成荫的苏州虎丘社区里,居委会二楼的一间屋子既“亮丽”又“热闹”。说亮丽是因为满眼望去都是色彩,藤黄、花青、朱砂、石绿;说热闹则是因为这一天,屋里挤满了一群对“颜色”极为关注的人。原来,这里是虎丘路国画颜料馆通过展示、体验等方式,供市民、青少年了解中国画颜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传承人仇庆年很兴奋,细致生动地为前来考察的全国政协书画室采风考察团的委员们介绍着传统国画颜料的特点和制作流程。

在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千里江山图》一段中,仇庆年曾在现场展示了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对于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观众们在赞美壮丽山河的同时,无不惊叹于那一抹鲜亮的青绿之色。要知道,这颜色可是经历了近千年的岁月流转。之所以依然能如此鲜亮,主要是因为其源自矿物质颜料石青和石绿。这也说明当时中国画颜色提炼的技术已非常发达。

中国5000年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历代画家的钻研创作,已形成独特的形式与风格,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国画颜料是中国画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是中国画本质特征体现的重要手段。中国画在古代又被称为“丹青”,丹和青本身就是中国画中的两种常用颜色,由此可见颜色的重要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民族的文化艺术推向新的创作高度。这其中,中国画创作就是我们努力形成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在艺术上重要的创作方式。中国画创作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必然需要更多支持。中国画颜料生产关系行业领域自身的发展,同时,更影响着中国画艺术的时代发展。所以,中国画颜料生产情况这一课题得到文艺界、书画界委员的高度共鸣。”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希望,能够从时代发展和文化振兴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画色彩传统和文化价值。

传统中国画颜料颜色自然、厚重、沉着,最适应中国画的要求,色泽清纯、经久不变、多裱不脱,能存藏千年之久。中国画颜料有膏状、粉状等形式,其原料天然,以矿物、植物、金属等为主,比如花青来自于植物色素,朱砂、石青、石绿等来自于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原料。中国画颜料的制作和使用历史悠久,有“随类赋彩”之说。近几年,中华传统文化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不过相较于文房四宝,中国画颜料则在此方面显得比较滞后。“苏州的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早在清朝乾隆时期就有了,流传至今,现在在当地,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技艺呢?”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高云的问题引人深思。市场上的水彩颜料、水粉颜料被误认为是中国画颜料,一些国画爱好者和学习者把锡管颜料看成是中国画基本颜料,不了解矿物质、植物质颜料等现象令人担忧。

委员们认为,中国画颜料生产问题看似切口很小,却是关系中国画艺术创作发展的根本问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唐勇力指出,现在的画家群体和古代产生了根本性变化,颜料的使用途径大大拓宽,使用种类和数量也急剧增加,颜料对画家创作作品本身的品质以及作品今后的保存,都有影响。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眼里,中国画颜料、中国画审美、中国画视觉,所有这些都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

可见,中国画在新时代要创新发展,颜料画材是重要因素。马飚指出,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国画颜料生产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为中国画的继承、发展、弘扬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画颜料的时代挑战

历史上中国画颜料生产是传统作坊式的,而现在,随着社会对美术和颜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画颜料已进入了现代生产的阶段。委员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画颜料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既要保持好手工艺传承的师徒相授,还要照顾到市场比较大的需求;既要照顾好普遍性,也要照顾到精致度。

说起双马奔腾标志的软管装中国画颜料,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1962年,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成功生产出中国第一支软管装的中国画颜料,突破了传统中国画颜料的形式,让每一位中国画爱好者能够方便使用。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是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品类齐全的美术颜料和各类配套画材的专业生产经营企业。采风考察团来到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的这一天,恰逢其99岁生日,委员们对这家百年老店极为关注,不时向正在用机器操作处理颜料的工作人员询问颜料的成分、工艺等问题。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富介绍,目前软管装的中国画颜料虽然使用便捷,受到大众欢迎,但是品质不能满足专业艺术家的需求,因此正积极研发中国画颜料“绝色”系列,它将保持传统的国画精髓和形式感,采用真正的传统国画胶,色彩纯正、色浓度高,具有很高的品质和使用手感。

看到传统工艺的国画颜料,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尼玛泽仁心情很激动。一段时间以来,化工合成的中国画颜料等不符合专业画家的需求,市场上找不到优质中国画颜料,一些画家开始使用国外生产的颜料。“画家有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作画时颜料使用质感很差,呈现效果不佳,注意力都放到折腾颜料上去了,如何能够表达出内心的感觉,创作出好的作品呢?”对尼玛泽仁而言,品质上乘是他的期待,而这也凸显出目前中国画颜料生产与使用脱节的问题。目前,颜料市场潜力巨大,每年光美术考生就有几十万人,还有成千上万的美术爱好者,可以说是颜料产量最多的时候,但是产量多也带来了质量的下降。不同人群对颜料的使用需求不一样,美术学习、练习与专业创作所使用的颜料也有所区别。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认为,中国画颜料的高端生产是当前企业所面临的挑战,需要了解画家的需求,研发出相应的产品。范迪安则指出,在实践中,画家对中国画颜料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解决好原料与生产、生产与需求的关系,做到精细对接。

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许钦松注意到,一些国画颜色,如花青,没过多少年就开始变色了,并且有脱落,十分不利于中国画的创作传承,究其原因便在于颜料质量不过关。“中国山水画用颜色是很多的,像《千里江山图》,经过千年石青颜色都非常亮丽。原因在哪里?而颜色脱变的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需要好好研究。”他说。委员们了解到,矿物颜料的开发和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矿物颜料的质量、产量的稳定性、安全无毒性能等,这些均限制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空间。

颜料好不好用,画家很有发言权。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原副院长薛亮感到,中国画颜料色彩还不够丰富,很多时候需要画家自己来调色,使用起来也不够方便。比如膏状的中国画颜料使用时需要用胶来调和,用量用法都有讲究,这本身就对使用者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能够开发出更多的颜色,并且在包装上做成较小的分量,需要多少使用多少,就更为便捷,有利于创作。”

此外,由于传统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复杂,生产大多依赖手工操作,加上工作环境不好、时间长、行业收入不高,技艺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保护传承的难度较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中心副主任耿东升感到,这也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面临的普遍问题,需要探寻传统特色与现代生产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方式。

传承创新提高品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是中国画颜料生产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资金扶持与引导,如收集整理本地区国画颜料技艺演变历史、原料、颜色品种资料,制作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数据库动态网站等,目前已完成技艺流程片拍摄,收集整理数据350条、图片660张。委员们建议,要通过多种途径保护传承国画颜料制作传统技艺,加大宣传力度,让古法的工艺回到生活中,回到艺术家的创造环境中,营造一个产业升级的空间。这其实也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会影响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传播文化的进程中,从而培养人才基础。“中国画颜料产业的振兴,离不开色彩意识的强化及品质意识的提高。高品质颜料和高品质创作是相呼应的。我们需要打造中国画颜料的品牌、名牌,使之具有在国际艺坛的影响力;我们也可以建立中国画颜料博物馆,使其成为通过色彩之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场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说。

现代生产离不开创新发展,中国画颜料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升品质,是委员们的共识。丰富颜色种类、提高使用感受、提高质量,无法一蹴而就,其背后是一整套科研生产体系,需要研究解决原料、工艺、行业标准等多方面问题。许钦松指出,现在艺术融合发展是大趋势,但从传统绘画上,还是要守住审美的大框架,不能以西洋色彩为标准来衡量中国画本身的色彩颜料体系。“颜料不是孤立的颜料,颜料和墨、水、纸分别是什么关系?”许钦松认为,很多问题需要科技手段进行细化分析,从而得到准确判断。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刘广也建议,要充分发挥科技在中国画颜料生产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科技对工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在量子技术下,对材料的分析可达到纳米级阶段,这让颜色的色阶、色彩的细腻,产生了科学发展的空间。而通过其不同领域的科技手段的注入,可以把颜料和生活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据徐文富介绍,马利公司将持续加强对中国画颜料的研发力度,建立中国画颜料国家级实验中心,主要研究中国画颜料的历史,探索中国画颜料的未来发展。这个消息令委员们十分高兴。“我在日本看了一些绘画的修复,使用了非常高端的机械、仪器和设备。在卢浮宫也有关于西方颜料的分析和研制机构。这方面我们国家要加强,建立国家级的中国画颜料实验中心非常重要,政府要加强支持力度,可以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发挥院校理论研究的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范迪安建议。在他看来,提高生产质量,不仅是中国画颜料发展的要求,更是一种文化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用新的文化实践来推动文化的发展。让传承千年的中国色彩更加绚烂夺目,是委员们的共同心愿。


编辑:杨岚

关键词:颜料 中国画 生产 国画 全国政协书画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