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大变迁 见证大变迁

蔡家的“精神基因”

2018年08月08日 15:35 | 作者: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最开始,我们都不太支持父亲。不仅母亲每天心惊胆战的,我也和父亲吵过架。因为他四处借钱,为买发展副业的设备。我们在村里走,大家都指着我们鼻子说,你们是‘冒进分子’……但后来,县里奖励我们,从各地赶来向我们学习的人都接待不过来,我开始觉得父亲做的可能是对的。”

2018年盛夏的一天傍晚,坐在自家门口的一棵大杨树下,河南省固始县陈营村农民蔡新礼谈起当年的家事,面色有些拘谨,但话匣子随着那曾经闪光的日子的自然牵引,轻轻打开。

蔡新礼的父亲蔡林义,上世纪80年代初,是闻名河南省的“万元户”。通过承包荒地、饲养家畜、承包鱼塘、开磨房,成了改革开放初期最早的一批“万元户”,也成为河南省树立的首个勤劳致富榜样。

1981年9月7日,《河南日报》曾刊发讲述蔡林义致富故事的人物通讯,用“穷的叮当响的固始,出了‘能人’”,评价蔡林义。

蔡新礼对40年前的陈营村的记忆则是“‘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到处沟沟坎坎、但凡是下点雨,村道就被冲的坑坑洼洼的。种芝麻,只能结几个荚;种花生,只能结几个果……”

“在那个时候,看一家人生活的好不好,最明显的标志是两样:院子里的粮垛是不是大,有没有一丈高;房子上有没有压茅草的瓦片”,但令蔡新礼没想到的是,全家人跟着父亲“冒进”干了一年,就挣到了一万元。要知道这之前,全家12口人,花了几十年,才攒了不到2000元。

“虽然我们开始对父亲的‘大胆冒进’干法,有不同意见,但短短一年,父亲就让我们服气了。有亲戚还找来,要跟着父亲一起干。”

光阴走过40年,忆起父亲当年,蔡新礼说,父亲身上的胆识是最让他佩服的,“能看清政策形势,有眼光,特别敢干。”

当年父亲蔡林义从亲戚朋友处借到5000元,购买了两台十里八村最先进的榨油机、磨面机,在家里引起不小的波澜。

“我们都觉得,好不容易挣了一点儿钱,怎么就舍得都花出去了。但后来发现,这是一门独门生意。你猜,我一天卖挂面能卖多少钱?”

60岁的蔡新礼,考记者的表情,像个6岁的孩子,那是从心里漾出的一种掩饰不住的欢喜。

“160多斤,80多块!”用他那双爬满乡土和岁月的印记的手比划出来的数字“八”,格外动人心弦。

在父亲的带领下,蔡家的行动,始终走在村里人的前头。在别人家还种口粮稻的时候,蔡家就种上了品种稻;别人家的牲畜还是圈养,蔡家开始搞放养;陈营村的第一台拖拉机,也出现在蔡家,那是蔡林义用政府奖励他的钱买来的……

同代人的童年记忆,充斥着饥饿,而因为爷爷蔡林义的能干会营生,孙子辈蔡根植感受到的,也是物质丰富化的童年。“同学家两个星期才能吃上一次肥膘肉,我们家一周能吃三回。”

在那个1公斤粮食2角钱,一斤猪肉7角钱的年代,年收入已过万的蔡家确实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蔡根植记得,自己当时兜里的钱,足够他在学校每天都可以吃到荤菜,他的同学大多却只能从家里带冷干粮和咸菜。

但蔡新礼也坦言,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村里乡亲的生活状况和自家差别就没那么大了。很多同乡成为中国最早进城打工的那一批人。

“上世纪80年代时,致富的讯息,还是靠父亲到省城开劳模会、开各种交流会、接受上级指示等渠道,传达到村的。村干部也经常到家里和父亲拉家常,交流信息。”

当获取发家致富的讯息渠道变得多样多元,当更多的乡亲可以自由地走出家乡,靠土地、乡土资源致富,不再是农民收入的唯一收入来源,带给蔡家的,是时代新气象冲击下,三代人人生观、生活观的碰撞。

作为蔡家第三代人的蔡根植,本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但看着周边的同代人逐个走出去,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年轻人的躁动之心,也蠢蠢欲动。

“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爷爷和父亲却坚决反对。我记得爷爷当时说的一句话是,家里有吃有喝、生活宽裕,当教师,又稳定又体面,只有家里穷得没办法,才出去‘讨饭’。”

但,也许一个国家抑或一个家族,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有他的生活方式和汇入时代洪流下的命运轨迹。

蔡根植最终还是走出了家乡。他说,至今记得走出家门那天,爷爷把他送到了村口,客车走出了很远,还依稀能看到爷爷站在村口的身影。蔡根植离开村子,在省城郑州先开饭馆,后又做水产品商贸生意,安定下来后,弟弟、妹妹也从老家走了出来。

“创造美好生活,要靠头脑、要靠一股子敢于去做的精神。”在蔡根植看来,爷爷蔡林义的精神基因,流淌在蔡家人的血液里。今天的蔡家人靠着这股子精神,过着更加富足的生活,也是对故去的爷爷最好的怀念与慰藉。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