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培养造就大国工匠的土壤

2018年09月17日 11:02 | 作者:张宝川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半个月前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有两个工人———高凤林、李凯军被特别邀请到了通常只有专家、大家才能到场的国家级议政平台,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大工匠。

这次双周会的主题就是关于他们的———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就是因为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建设制造业强国,实在是太需要他们了,需要太多的他们了。

不错,我们需要站在科学高峰上的科学家、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弄潮的企业家,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但是,我们尤其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那么,这个“千千万万”该如何造就?

鲁迅先生说,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是说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老实说,在几千年传统的中国社会中,造就这样能工巧匠的土壤是贫瘠的。春秋以来,社会分工形成士、农、工、商“四民”,工人的地位只比商人高一点。“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就是说,被入为“杂类”的工人,和商人一样,是不能当官的,没有社会地位。发明造纸术的蔡伦是个宦官,发明印刷术的毕昇是个布衣,大发明家鲁班也只是个木匠,多数人则名不见经传。这样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氛围,使得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生产力一直发展缓慢。比如,唐代发明的曲辕犁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在使用。

这种状况只有到了新中国才有了根本的翻天覆地的改变。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工人的形象可印在人人使用的人民币上,工人的代表可以和国家主席握手,工人的工资可以比厂长高,工人中优秀人物可以当部长。这种情况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发生。如果说,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需要生长的土壤的话,这就是最肥沃的土壤。而这也成就了新中国一穷二白面貌的迅速改变,奠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崛起。

但是,毋庸讳言,近些年来,在经济转型和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劳模和工匠的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不强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弱了。从“长大了我要当工人”到“长大了我要当明星”,我们从孩子稚气的话语中能鲜明地读出这种让我们笑不出来的变化。

“感”是从“实”中得来的,我们不能要求当大量的劳模成为低收入人群而成为帮扶对象的时候,孩子们会以他们为人生的榜样。

所以,我们要改良土壤,培养土壤,要增加氮肥、磷肥、钾肥,这就是要让劳模和工匠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受尊重。

作为个案的高凤林、李凯军生长的土壤就是这样的土壤,要让更多的千千万万的高凤林、李凯军成长,就要先造成这样的千顷良田。

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这个意义上说,上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话题才仅仅是开始。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土壤 工匠 工人 培养 大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