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永志不忘!81年前的南京,是每个人心头的刺青……

2018年12月13日 09:08 | 作者:何路曼 魏巍 李弘宇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我甘愿做一根细微的“毛细血管”,助力还原历史真相,以悼同胞。

——张定胜

出生于1969年的南京人张定胜,并没有亲历过这座城市最惨痛的日子。然而他与南京大屠杀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爷爷,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他的外公,是一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抗战老兵;而他自己,也从没有停止过找寻这段历史的真相与证据。

上世纪80年代,《南京报》上一幅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照片,让年仅14岁的张定胜震惊不已,“日军拎着一颗中国人的人头,得意洋洋的样子把我惊呆了。”从此,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抗战史探寻上面。

35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南京主城及周边地区260多处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遗迹旧址。35年里,他撰写了60多篇寻访研究文章,绘制了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遗迹旧址寻访地图。

他说,“我甘愿做一根细微的‘毛细血管’,用自己的勤奋和坚持,助力专家教授还原并印刻下历史的真相,以悼同胞、以慰先烈、以醒后人。”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在要求日本政府反省、谢罪、道歉、赔偿的函件上签字。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供图

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也是不能忘记的。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童增

为了给受害者讨回公道和尊严,被称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的童增,不懈努力了20多年。

就在国家公祭日即将来临之际,童增致函日本政府。他希望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认真反省谢罪,对所有二战受害者真诚道歉赔偿。

他说:“今天,虽然中日关系有所缓和,但并不意味着日本政府能够逃脱当年的战争罪责,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也是不能忘记的。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童增曾表示,通过对日民间索赔运动,令西方更多国家的人们了解到这段血腥的历史。

  

点击进入下一页

12月12日,“国家公祭日”前,扬州大学生寄哀思。 孟德龙 摄

记录应该被永远铭记的过去。

——美国导演罗思

同样希望西方国家了解这段历史的还有美国女导演、奥斯卡奖得主瓦妮萨•罗思。她用一部纪录片,再一次把那段黑暗的历史告诉世界,把那些血与泪的故事流传给后世。

她所执导的纪录短片《女孩与影像》,今年4月在美国首映。影片讲述了如今已89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的遭遇。

罗思直言:“绝大多数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知之甚少,这也正是我为什么要拍这部影片的重要原因。”她希望这部纪录短片能被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欣赏到。

影片的电影剪辑师利维奥•桑切斯也表示,这段历史在西方没有多少人知道,我们希望能让西方观众更多了解这段悲惨的历史,记住过去的悲剧,才能防止历史重演。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4月4日,日本友人松冈环女士将她30年间记录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影像资料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自1988年起,松冈环女士多次来到中国,在南京和周边地区寻访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并用DV和录音机记录下口述历史材料。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日本只有拿出谢罪的勇气,才能赢得亚洲邻国的尊敬。

——松冈环

今年5月,日本电视台也播出了一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这部时长约45分钟、题为《南京大屠杀2——检验历史修正主义》的纪录片,通过在中日两国搜集到的一手历史资料,驳斥了日本国内试图否认或篡改南京大屠杀的错误行径。

这部纪录片可被视作是2015年10月4日播出的同名纪录片的续集。上部纪录片中公开了大量对参与到南京大屠杀中的原日本军人的采访,直接证明了事件的真实性。但随着节目的播出,一些人对节目进行攻击,质疑史实的真实性。

的确,81年后的今天,一些日本人仍在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铭心会负责人松冈环女士始终认为,这一历史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责任完全在日本一方。没有彻底清算战争责任,对日本人也是一种不幸。她表示,“日本只有拿出谢罪的勇气,才能赢得亚洲邻国的尊敬。”

21年前,松冈环在日本登报征集线索并开设“南京大屠杀热线”,收集有关侵华老兵的信息,开始了对加害者一方的取证调查,6年后,《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2人的证言》一书在日本出版,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30年来,松冈环女士不间断走访、收集资料,整理出书籍、证言集、照片集等,已自费制作了三部电视纪录片,并计划自费制作第四部。2018年4月4日,已经年过七旬的松冈环女士,将她在30年间记录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影像资料捐赠给纪念馆。

  

点击进入下一页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张纯如青铜塑像脚下摆满了鲜花。 朱晓颖 摄

历史的真相将一直传播

据统计,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就在国家公祭日前夕,又有两位94岁高龄的幸存者去世。

历史见证者正在凋零,但传播这段历史的人数却不断增加。他们,为挖掘更多证据,呕心沥血……

就像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所说:“我相信……真相是不可毁灭的,真相是没有国界的,真相是没有政治倾向的。我们大家要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使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悲剧永不再发生。”(完)

编辑:周佳佳

01 02

关键词:81年前 南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