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群众掉队!”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协助推打赢左右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记事

2019年01月07日 07:27 | 作者:肖亮升 李芳林 张薇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89年前,邓小平在这片土地上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长期以来,左右江革命老区的人民为中国革命、民族解放、边疆稳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等原因,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落后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改革开放40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战在这片红色土地打响,老区人民凝心聚力,鏖战贫困。

■全区上下一盘棋

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广西,是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脱贫十分关心,强调:“广西是革命老区,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我们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广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用“绣花功夫”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2015年,广西集中开展“史上最严”的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派出25万名干部,完成108个县市区近500万户2000多万人精准识别,为实施精准帮扶、实现精准脱贫打好坚实基础。

左右江革命老区所在的百色、河池、崇左三市,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自然条件恶劣,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广西脱贫攻坚按下“快进键”,壮乡人民众志成城,精准发力,力拔“穷根”。

自治区政协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深入调研,用好平台,为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发力。

今年,自治区政协两次年度最重要的协商活动都与脱贫攻坚相关:第一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推动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协商议政;第一次专题协商会围绕“深入推进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建言献策。

“你家有几口人?”“家庭收入来源有哪些?”2018年4月,自治区政协主席蓝天立率调研组深入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调研。调研组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与老区干部群众共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计。

围绕助推打赢左右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自治区政协既动口建言,又动手办事,充分彰显政协的政治担当。

——多方筹措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让贫困落后的老区旧貌换新颜;

——派驻踏实能干的第一书记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带领老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组织机关干部、政协委员及社会力量大力捐资助学,用知识斩断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引导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开展产业脱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2018年11月16日,自治区政协召开全区政协“乡村振兴委员行,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会,向全区广大政协委员发出号召,吹响全区三级政协组织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冲锋号……

围绕脱贫谋创新

在自治区政协的号召和带动下,围绕打赢左右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全区各级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迅速行动起来。

为了打响“百色芒果”的品牌,2018年7月,市政协主席陈丽华带队在济南举办“2018年百色芒果(济南)专场推介会”,前来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甚至还吸引了毛里求斯、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的友人。

百色市政协委员杨万生依托龙邦口岸建设,探索出“边贸+就业+创业+教育+医疗”五位一体的扶贫模式和“跨境旅游+扶贫”模式,带动5万多人次参与中越边民互市和3000多名边民就业,为边民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

潘成利是百色市平果县果化镇巴龙村贫困户,为了养家糊口,以前夫妻俩只能远去广东打工,如今他在离家不远的广西平铝集团工作,妻子在另一家企业工作,夫妻俩每月的收入加起来有6000元,日子过得幸福安稳。

像潘成利这种在家附近就业的贫困户,在平铝集团有250多人。百色市政协委员、平铝集团董事长谢志强介绍,为承担委员企业的责任,企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志强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百色市德保县燕峒乡古桃村百乐德柑橘示范区里,累累果实挂满枝头,初冬暖阳照在黄澄澄的果实上,熠熠发光。正在劳作的贫困户王盈周满脸笑容:“这些果树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王盈周是古桃村古桃屯村民,他和爱人都在柑橘基地里打工,两人一年有5万元的工资收入。2014年基地成立时,他还拿出家里的3亩地入股,前三年拿租金,果树挂果后拿分红。“脱贫当然不愁了!”

2014年,德保县政协委员企业广西百乐德农业投资公司探索联农带农新机制,助力脱贫攻坚。通过土地流转租用农民土地,支付每亩300~700元不等的地租;农户以土地入股公司,每年获得分红。目前,基地共接纳36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贫困户年平均获得分红3500元。

“贵客来到小山村,衷心感谢又欢迎,真想做双绣花鞋,让你从脚暖到心……”

2018年11月6日,一阵优美的壮族山歌从果树丛中飘出,正在果园里劳作的贫困群众用山歌表达感激之情。

唱着山歌干农活

界别联系158个贫困村,引进产业项目486项,捐资捐物6785.1万元;全市1773名委员与4672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帮助转移就业5163人,资助贫困生10870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581件;全市政协组织和委员提交脱贫攻坚内容提案1563件……这几组饱含温暖的数据来自河池市、县两级政协组织两年多来开展以“助一村、帮一户、献一策”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的情况汇总报告。

宜州区祥贝乡古文村风景秀丽,但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一亩,一方水土却养不活一方人,种些玉米还要看天吃饭。

市政协通过“问、查、访”等方式,了解贫困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脱贫路子,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旅游扶贫模式,发展农业观光、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短短几年就让一个穷山村旧貌换新颜,被自治区评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入选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2016年,古文村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平整土地弄坏了十几台挖掘机,但换来的是当年全村旅游收入突破50万元,游客达10多万人次。”驻村第一书记王能高告诉记者。

古文村罗村屯覃伟妹以前去广东打工,现在把家里的3亩地租给合作社,又在合作社务工,每年有3万元收入,年底可脱贫。

一子落,满盘活。有了产业带动,外出务工返乡的村民渐渐增多,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村民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以前窝在村里找不到钱,现在土地入股有收入,务工也有钱,村民们一边唱山歌,一边干农活。”古文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吴玉华如是说。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脱贫 政协 老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