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故宫文物身影遍布世界 每一件都是国运兴衰的历史

2019年01月21日 15:01 | 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 

公元1924年 11 月 5 日,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而这一天对已经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来说却极不普通,他完全没有料到这是自己在紫禁城里度过的最后一天。退位 13 年来,溥仪从未离开过这里,他依然拥有内廷的一切,包括这里收藏的所有文物,那是 2000 年来封建帝王们历代搜集而来的最终积累,几乎囊括了中国未曾中断的文明。

我们现在说的清宫的藏品或者说明清皇宫的藏品,它不是说是明代或者清代两朝收集的。也包括从宋代以来宫廷里边这些藏品……(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郑欣淼)

纵观中国的历史,王朝的更迭常常会伴随着大量文物的散佚和毁坏,如梁元帝萧绎在皇城被攻破前就曾烧毁了所有收藏。而每一个王朝的承平时期,来自各地的文物精华又会集中到宫廷。这是文物的宿命。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历经康乾盛世之后,皇家的收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些文物存放于紫禁城以及皇帝的各个行宫当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皇宫成了天下艺术财富的大仓库。当年清宫的收藏到底有多少,具体存放在什么地方,现在已经无人能说得清楚。目前能看到的清廷编纂的几本收藏书录大多只限于对书画方面的记载,而且远远不是全部。

1924 年 11 月 5 日,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一个月后,清室善后委员会对内廷文物进行了清点。据清点报告记载,故宫的文物中瓷器最多,大都存于宁寿宫、皇极殿和斋宫;其次是书画,以钟粹宫最多;金器、铜器、玉器在各殿都有不同数量的收藏。

但这只是溥仪离宫后的情形,可以肯定的是,这时的文物已经大量流失。

事实上,清宫藏品的第一次大流失,是在此之前六十多年的1860 年。

圆明园是清代帝王用150年时间陆续修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也是皇家文物的重要收藏地。据不完全记载,圆明园中仅唐宋名人字画就有两百多幅,园内的文渊阁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藏书楼,其中收藏的一部《四库全书》就有3万多册,而《四库全书》在全国只有七部。在舍卫城中还有康熙以来收集的十万尊珍贵的佛像,而这些几百年来的珍藏在几天之内就消失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以后进入圆明园,第二天,疯狂的抢劫开始了。

当时的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在发往本国的通讯中说,在进入皇帝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镶有珠宝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瓶,因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而价值连城的书画,在士兵眼里不过是废纸罢了,甚至被用来点烟。

连续三天的抢劫之后,英法联军焚烧了圆明园。

法国大文豪雨果怒斥这种暴行说:两个强盗,在抢劫和纵烧了圆明园之后,他们平分了赃物,手牵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

公元1900年农历八月初四,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紫禁城自建成以来第一次遭到外来入侵。当时,各国军队在紫禁城轮流驻扎,先后长达一年多时间,故宫文物遭到洗劫。

清宫的档案也有记载,但是记载得不全。你比如说档案记载某一天,军队拿走了有300多件,他有个大的(数目),列得不详细,就是说玉器啊,什么什么有多少。这样的记载比较多。一个准确的统计也没有的。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

唐代大画家韩滉的真迹《五牛图》就是当年从中南海的瀛台被抢走的。它被抢走后,多年不知所踪。公元1951年,国家以五万元港币从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买回。目前,唐人真迹存世已经寥寥无几。

在这次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圆明园彻底地毁于战火,其他的几处皇家重地甚至王公府邸都遭到洗劫。藏于翰林院的《永乐大典》被烧毁。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一万一千册,只剩下三百多册,其中一百七十册留在中国,其余的分别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私人手中。

故宫以及宫中文物的命运始终随着国运与时局的变化而动荡起伏。一批太监开始伺机盗宝。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文物 故宫 溥仪 故宫文物身影遍布世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