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金融力量>政策导读 政策导读

民进中央:运用金融财政综合手段提升产业扶贫效能

2019年03月07日 16:33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关键。基层正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从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设置扶贫产业项目库、开办扶贫车间、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整合涉农资金用于产业,到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同时,也存在扶贫产业普遍“有产无业”,与贫困户和村集体的利益链接机制不完善,产业带贫效能不高,自身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整体上看,产品同质化、产业低端化、市场本地化。产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传统“种养加”占主体地位,且多数规模小且分散,有辐射力的农业产业“巨人”少。产业链不完整,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发展不足,有产无业,丰产不丰收问题突出。

二是主体带动作用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利益链接度低、贫困户参与度低、市场化程度低。多数项目由政府推动、外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本地发展带动不强;有些运作思路不明确,建成后不久就闲置;有些市场分析不足,盈利水平低,靠补贴艰难维持;有些贫困户参与不够,主要利益链接方式是土地流转租金加部分务工收入,属临时性政策照顾,没有长远的制度安排;有些以平均分配代替差异化扶持,并没有体现多劳多得和提升贫困户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在农产品市场上的议价权并没有根本改变。

三配套支持不够。从要素来看,扶贫项目普遍缺资金项目、缺人才支撑、缺设施平台。扶贫资金与项目错配,有资金无项目与有项目无资金现象并存,产业扶贫小额贷款总量偏小,还款周期短,与产业发展周期不相匹配。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少是缺青壮年劳动力、缺农业生产技术能人、缺高文化素养的家庭,无法支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方面,冷链仓储等建设滞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布点不足,物流节点建设不力。农业保险体系不完善,生产性设施用地难。

四是存在无序发展。有些受自然环境等方面影响,不具备产业发展条件,但为了产业全覆盖目标,缺水地区大面积种植耗水型牧草,有些地方大面积强推种植单一品种,甚至是外来物种,有病虫害爆发危机,也破坏生物多样性。

微信图片_20190308205141

为此,建议:

一是规范扶贫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技术人员和企业话语权,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避免无序发展。要认识到产业扶贫是长周期的扶贫措施,不能着眼于短平快。政府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产业大数据,加强市场分析和信息发布,完善扶贫产业生产力布局。解决贫困户短期增收,主要靠劳务收入、政策收入、土地流转等财产性收入。

二是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后期管护。县乡要建立健全项目后续管护机制,设立资产登记台账,建立资产管理制度,落实资产管护责任,确保扶贫项目健康持续运行。引导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项目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形成固定资产的须依规计提折旧。项目资产实行委托经营的,应明确委托经营期限及期满后资产处置方式。

三是培育本土特色优势产业和企业。从产地和区域层面制定扶贫产业专项规划,因地施策、双轮驱动,对一些面积小、自然地理条件特殊地区,走“名特专精”路线,对差异化不突出的地区,走规模化、标准化路线,发展区域品牌。要注重培育本土特色优势企业,或推动外部企业本土化。

四是发挥产业项目的教育引导功能。改变政府和学校为主体的农民培训体系,统筹培训资金,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税收、政府补贴等方式,引导扶贫企业通过岗位培训、技术指导、项目支助、产品代理、利益链接等方式,为贫困户提供培训服务,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五是优化利益链接机制。在现有利益链接方式中,扩大长期聘用务工比例,多采用奖补或保底收购等方式,鼓励贫困户参与农业生产。拓展新的利益链接方式,根据产业扶贫项目与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的能力状况,探索推广反包管理、超产分成及订单种养等方式。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产业 扶贫 项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