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要闻 要闻

张建国委员:文艺工作者要用明德引领风尚

2019年04月11日 21:46 | 作者:杨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 杨雪)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时指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围绕如何做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戏曲如何用明德引领时尚等话题,本期栏目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

担当时代使命,用明德引领风尚

记者:对于戏曲艺术而言,无论是戏曲经典剧目提倡的忠孝节义,还是戏曲演员成名、成角儿、成家的艰辛过程,都与“明德”有着密切的联系。您作为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能否请您谈谈在新时代里,戏曲如何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张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4号看望文化艺术界和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做了重要讲话,提出用明德引领风尚。我想,这与我们戏曲演员有着有着密切的关系系。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文艺工作者有培根铸魂的作用,要用良好的品德,高远的志向,高尚的情操,为社会做出表率。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就这一点来讲,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京剧艺术,她把忠孝节义讲、惩恶扬善的故事搬到舞台之上,她所起到的教化人的作用,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用明德引领风尚”。

作为我个人来讲,这么多年来,我所主演的《赵氏孤儿》《四进士》《白帝城》等一些故事,在把忠孝节义的观念传递给观众的同时,我自己从中也从中受到教育。这些年来,我在学艺和成长的过程中,也始终遵循着“明德”的准则要求自己、陶冶他人。

“明德”,对于一个演员来讲,是无所不在的。无论在台上,还是在台下,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以好的德行约束自己。唯此,才能以优秀的作品打动他人,才能以高尚的品德感染他人,才能树立一个真正具有说服力的公众形象。

记者: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您也在现场,这两次讲话都让您有着怎样的感受?

张建国: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界所作的这两次重要讲话,我都在现场倾耳聆听。我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每次讲话都融入了新的思想、新的内涵,也让我们有很多新的感受和新的其实。两次讲话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在强调,文艺要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文艺工作者要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这对我们京剧演员来讲是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不但要求我们演好传统戏,还要为新时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有多少值得抒写的故事,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尤其是英雄们,国家和人民从来没有忘记他们!和平年代的安康生活正是英雄们不断付出,甚至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的。前不久凉山一场大火,30位英雄牺牲在火海之中,全国人民痛心不已。所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讴歌英雄,讴歌人民!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艺界作出重要讲话,包括十次文代会、九次作代会,作为文艺界政协委员,您觉得应该如何起到榜样作用和模范作用?

张建国:我担任了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我觉得作为文艺界政协委员,榜样作用和模仿作用是尤为重要的。自身道德模范作用尤为重要,尤其是从事舞台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艺术的演员,一旦自身在道德上存在污点,那么你在表演英雄人物的时候,就会影响观众对这个角色的接受程度。作为演员要台上台下、戏里戏外都能够严于律己、知行合一。

记者:我了解到您从踏入京剧这一行开始,就吃过很多的苦。这些苦在今天很多年轻演员看来,也许是不可想象的。您觉得这些苦对于您来说历练了什么?对您的表演又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能不能讲解您的一些“吃苦”的故事?

张建国:我的老师过去讲过一句话,只有人享不了的福,没有人吃不了的苦。这话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勤学苦练。说起自己吃过的苦,回过头去再看,都是快乐的。比如练功的过程中,很多次我差点没了命。

小时候练功,凌晨4点就要起床。凌晨4点天还黑着,一次我起来扳电闸开灯,当时我年纪小,一不小心触了电,一下被电晕了过去。醒过来之后,已经回忆不起刚刚发生了什么,醒过来再继续练功。

还有一次演出《打金砖》,《打金砖》有一个动作要站在桌子上,后背朝地,以站立的姿势仰面向后倒向地面。那一次可能摔到了脊柱,当时就摔晕了过去,谢幕时我已经站不住了。但这些对我来说已经不以为苦。上世纪60年代,只有两三岁的我,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从一个挨过饥饿,吃糠咽菜的孩子入了戏校,感到自己能吃饱饭,当时觉得练点功、吃点苦、受点筋骨的疼痛算不了什么,不能辜负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所以在戏校我就下狠功夫练功,常常“练私功”。所谓“练私功”,就是没有老师管着你,自觉去练功。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好的习惯,那就是以苦为乐。我现在身上的每个关节都有伤,腰椎、颈椎、手腕、脚腕,要长期依靠按摩来缓解疼痛。但是无论有什么样的伤痛,功是必须要坚持练的。梅兰芳大师说过,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只要你还在登台演出,就不能放弃练功。

记者:“明德”,意思是弘扬高尚的道德。您个人几十年来始终坚持在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演出,成名成家后也从未间断,我想,这也是一个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明德”。

张建国:我们常常外出演出,一连几个月不回家是家常便饭。有时一天连演两三场,化上妆一天都不用卸妆。这些年我担任团长后,为了多培养年轻人,自己的演出才相对少一些,但是一年我也至少要演50场以上。

过去我们到外地演去,都是自己打一个大行李卷一走就是几个月,在外面吃的是自带的“食堂”,所谓自带食堂,就是自己买菜做饭,常常是白菜豆腐熬上一大锅,大伙围着热乎乎地吃着,大家都不以为苦。舞台白天用来演出,晚上散了戏,铺上铺盖就睡觉,有时候睡在后台,有时候睡在化妆间。过去冬天大车上没有暖气,大家用棉衣把腿包裹上,冻得下车时两腿都站不起来了。有一年秋天去山东农村演出,当时已经很冷了。演出的地方没有舞台,我们就搭了一个棚子,结果演了一场戏,就开始下雨。秋雨绵绵,连下7天,演出服都浇湿了。那时候农村的路是泥泞不堪,我们的车已经无法开不出去,演员们只好住在学校里,把小课桌一张张地拼起来,在课桌上睡了一个星期。像到青海这样的地方演出,一开车就是30几个小时。一次在格尔木为战士们演出,在高原上演出毕竟是有挑战的,一到台下,演员们都赶紧拿过氧气袋开始吸氧,有的演员撑不住晕倒了直接被送去了医院。在那待了几天,演员的脸紫了,嘴唇也开始脱皮。但是我们在台上演完,看到战士们整齐地在台下拉歌,这个方阵唱完,那个方阵唱,我们感到深受鼓舞,感到军人的可爱、可敬,更感到我们千里迢迢来送戏是值得的。

当然我们演出的地点也不都是艰苦的地方,也有像人民大会堂、怀仁堂这样充满着荣誉感的地方。作为演员,决不能因为演出条件好,戏就演得好,因为演出条件差,戏就演得差。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要坚持把最好的艺术精品奉献给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讲,文艺工作者有培根铸魂的责任,我们不但要在舞台上为人民呈现艺术精品,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深沉的家国情怀,有信仰、有担当,才能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做一个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