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沾满泥土芬芳的“委员作业”

2019年10月28日 14:25 | 作者:张异 记者 凌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重庆10月28日电(张异 记者 凌云)在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红岩村乡亲们心中,区政协委员、红岩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王正伟是一个热心肠、点子多、会干事的“80后”。而在几个月前,王正伟或许没想到,在自己驻村扶贫中会发生这么多难忘的故事——

用心培育致富产业

供职于长寿区应急管理局的王正伟,今年5月初主动请缨驻村扶贫。9月18日早上,他又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入户走访。

对于村委会通往村里56个湾的乡间小路,王正伟现在已经相当熟悉,因为5个多月来,他每天都要进湾入户。天长日久,村民们和他都成了朋友。

“正伟,快点进来坐。”见到王正伟再次来访,村里的养蛙大王张宏波高兴地打招呼。“没有你引路,我可能又出去打工了……”与王正伟相识,让张宏波感受到了兄弟般的亲情。去年,在外打工的张宏波回乡投入20万元养殖虎纹蛙。让他没想到的是:虎纹蛙属于特种养殖,需要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因为一直在外,加之又是第一次创业,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莫急,我们一起想办法。”了解情况后,王正伟带着张宏波跑上跑下,帮助完善申报资料、办理相关手续,并找来相关养殖书籍供他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养蛙场里,一只只硕大的虎纹蛙浮在水面栖息,不时发出呱呱的叫声。眼前的景象,让张宏波喜上眉梢:今年养蛙收入预计能超过20万元。

“以后我就留在村里,跟着你们,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现在,张宏波的养蛙场已吸纳了3位贫困村民务工,他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在用心帮扶大户的同时,王正伟和驻村扶贫队员们还参与了全区规模最大的扶贫项目——红岩村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今年,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务工收入等多种渠道,村民人均年收入有望新增5000余元。

用情点燃脱贫希望

红岩村有48户贫困户,他们居住分散,有时从一家走到另一家,远的需要半个小时。为此,王正伟和队员们根据村民作息时间,每天一早就出发,利用中午、晚上吃饭时间挨家挨户入户调查,了解每家每户家庭信息和实际困难,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拉近距离。

2组贫困户樊徳英,今年65岁。因老伴去世、儿子在外打工,独居的她平时沉默寡言。如今,驻村扶贫队送来的小鸡,让老人不仅有了伴,更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当提到年轻时喂过鸡时,老人眼睛突然一亮,人一下子有了精神。”几个月前到樊徳英家走访的情景,让王正伟记忆犹新。

“我们一起出把力,帮帮老人。”王正伟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7月29日,王正伟和村干部来到老人家里,建起了鸡舍,送来了小鸡和饲料。酷暑下,一群年轻人汗流浃背地在院坝前忙个不停。老人眼里泛起了泪花,生活的希望在心中被重新点燃。

“长期一个人,老人感觉太孤单了……”这次难忘的走访,让王正伟慢慢学会走进贫困户的生活,去关心关注每一件琐事,大到家里的人,小到家里喂养的鸡鸭,以心换心。

扶贫不忘“委员作业”

白天忙走访、晚上写建议,5个多月来,这已成为王正伟驻村工作的一种常态。在他看来:一线的驻村扶贫经历,更能真实了解农村基层、发现热点问题,提升参政议政履职能力。

为此,王正伟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还给自己定下了个小目标:深入一线调查,反映民情民愿,完成好“委员作业”。

在扶贫走访中,王正伟调查发现:一些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在流转土地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不利于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于是他提交了一篇社情民意,建议对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建立耕地质量和生态保护责任机制,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建议为建档贫困户人员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健康扶贫中提升村级卫生看病报销比例》……驻村5个多月来,王正伟累计向区政协提交社情民意20余篇。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扶贫路上,王正伟怀揣着一名普通委员的初心,带着责任和使命,继续坚持着、行走着。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正伟 王正 扶贫 ,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