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用活“八要素”走好脱贫路

2019年11月20日 15:25 |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古鸿飞 赵成都 蔡涛

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坚持把“八要素”作为指导实践的“方法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围绕调结构助增收促脱贫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果蔬产业,有效实现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推进。

产业选择“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选择市场前景好、适应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的品种是打开市场的前提。松林镇在市区两级农技部门的指导下,深入开展调研,经过反复实地考察,试栽试种,确定了“种植——管理——销售”全产业链发展路子,对种苗培育、嫁接、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在突显地域产品特色的同时,全力做好精细化田间管理和品种控制,确保品种品质向优发展。

培训农民“抓常抓长”。坚持以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深化农村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全力开展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农民培训。一方面,通过组织广泛走访,采取开群众会、院坝会、田坎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知识,切实转变群众观念,将群众引导到乡村振兴的热潮中来。另一方面,结合劳动力全员培训,大力实施以产业发展知识、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的全员培训,全力打造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土专家”“田秀才”,培育了一批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技术服务“落地落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跟进什么”的原则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编制完成“十二大重点产业专家库”,聘请技术服务团队入驻,整合区镇两级农技人员、企业技术指导员、乡土人才力量,不断将技术服务力量向全镇6个村居产业发展一线覆盖延伸,对全镇主导产业实行全覆盖技术包保,确保新思路新理念新技术在全镇各村居开花结果。

资金筹措“统筹统用”。坚持从源头上加强对农业发展资金的扶持力度,统筹使用各级到镇涉农资金、扶贫资金、项目资金,加强对产业项目的编制规划和可研论证,确保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组织方式“共建共管”。围绕产业规划布局,着力壮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本地种植养殖能手、社会贤达领办、创办合作社,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务工农户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实现技能培训、管理模式全覆盖,确保了柑橘产业规范化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工作体系。同时,镇党委大力推广“支部建在合作社上”模式,成立园区建设专班强化组织保障,把农民宣传起来、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带动起来,把基层党组织融入产业链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产销对接“线上线下”。线上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精准推算农产品需求销量,以需定产,解决好农产品“卖给谁”的问题,有力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线下开展“校农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等模式,积极实行订单式生产和销售,确保全镇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产生收益。通过线下线上同步销售,实现了农产品、市场、商家、消费者的无缝对接,让全镇农户吃上“定心丸”。

利益联结“互利互惠”。探索实施“一块地”改革,由合作社将上庄坝省级500亩样板坝区田土统一流转,区域内农民按土块承包转变为按面积承包,按照“统一流转、统一管理、统一保护、利益共享”原则,确保群众定期收获土地流转租金、公司盈利股金和进园务工薪金。带动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实现了持续稳定脱贫,有力推动坝区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智慧化”发展,提升土地经济、社会扶贫效益,形成“共住一个村、共耕一块地、共圆小康梦”格局。

基层党建“聚才聚力”。牢固树立“把能人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的党建工作思路,抓实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党员先锋作用在田间地头闪光。同时,将有发展能力、带富能力、统筹能力的致富能手吸收到村支“两委”来,把其培养成产业政策的宣传员、产业实施的战斗员、产业管理的技术员,为产业发展凝聚“大智慧”、当好“领头雁”。

(作者分别为汇川区松林镇党委书记,松林镇党委副书记,省作协会员、松林镇丁台村驻村第一书记)

关键词:用活“八要素”走好脱贫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