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公共场所急救设备,要有还要会用
地铁乘客突发心脏病倒地,施救者却因找不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无法有效施救,眼睁睁看着生命逝去……创造及时救治的条件,成为公众期盼!12月2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四审稿明确,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12月23日《新华社》)
心源性猝死急救有“黄金四分钟”之说。在4分钟以内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其生存的希望可以达到50%以上。自动除颤仪(AED)被称为“救命神器”,在一两分钟内对心跳骤停的患者给予电击除颤,急救成功率高达90%。自21世纪开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积极配置和推广使用AED,美国达到317台/10万人,日本达到235台/10万人。我国目前只有0.2台/10万人,配置数量和覆盖公共场所面极小。
此次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四审稿,拟规定“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让人们对于急救设备设施成为公共场所标配充满期待。不过,有了急救设备设施只是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还要有人会用。
在这方面,我们既有“遗憾”,也有“幸运”。2015年8月16日,解放军301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在北京首都机场心脏骤停,配备在首都机场的AED虽然近在咫尺,但却因为附近没有人会使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永刚离世。今年3月25日晚上,一名中年男子在北京东单体育馆打篮球时发生猝死,隔壁的羽毛球馆有6位协和医生在打球,闻讯赶来急救。所处的体育馆正好配备有AED,经过两次除颤恢复了自主心率。发病时遇到专业医护人员的“幸运”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多数情况下只有公众熟练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才能运用急救设备,实现救人救己。
急救设备设施是硬件,公众急救知识是软件,二者缺一不可。在发达国家,掌握急救技术成为很多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德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高达80%,法国为40%,而我国仅有不到1%。即使是一些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公众,由于没有定期进行复训,又缺乏实际操作,同样面临不会救的尴尬。
事实上,放置在公共场所的AED都是“傻瓜式”的,没经过培训的人也可以根据产品说明使用。但是很多市民不认识它,一些认识的人也不敢轻易使用。一方面,我国每年有55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脏骤停而离世;另一方面,诸如“15台救命神器AED投放杭州一年半零使用”、“海口救命神器AED成摆设”的报道时见报端。可见,急救设备设施没有派上用场,并非不需要,而是不会用不敢用。
今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积极参加逃生与急救培训,学会基本逃生技能与急救技能”写入行动目标,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分别达到1%和3%”。在立法推动急救设备设施成为公共场合标配的同时,也应让急救常识成为公众的必修课,纳入学校教育、入职培训、驾照考试等,形成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让更多人敢急救、会急救。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急救 设备 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