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2020年01月06日 16:07 | 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赵广欣

“我叫刘伟,岫岩村五社村民。我发言的题目是《我脱贫我光荣》……”这是在四平市梨树县白山乡举行的一次脱贫户表彰大会上,“苦干脱贫光荣户”刘伟演讲的开场白。

“我脱贫我光荣”,这6个字听起来简单,但这背后所做的工作可不简单。

一直以来,令四平市扶贫干部们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脱贫的路子很多条,却拗不过贫困户的一根筋。“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这句话曾深刻概括了四平市相当一批贫困户的思想状态。

干部们着急,贫困户却不急。这可不行。2017年以来,四平市针对部分贫困户思想落后、不思进取、好吃懒做等现象,创造性地开展“精神扶贫”,从思想根源上根除贫困思维,效果显著。

前不久,记者踏入四平市脱贫攻坚主战场,亲身感受当地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生动实践。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你得想法子撑起这个家。”

父母每年的药费近万元;妻子脑出血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孩子上大学,学费、生活费也要一大笔钱……双辽市茂林镇喜善村的刘立华,对此曾一筹莫展。

村支书李建庆一次次找上门跟刘立华合计:“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你得想法子撑起这个家。”

村里帮助筹措资金,刘立华的猪养起来了。再加上村里帮他家办了医保、助学贷款,刘立华的愁眉舒展开了。

“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也能熬出头。”刘立华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脱了贫,靠养猪把贷款还完了,女儿也顺利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负担轻了,下一步他打算扩大养猪规模,争取早日致富。

有底气的自信,一定离不开“物质建构”,但物质的建构需要帮扶,更需要贫困户转变思想。

梨树县新凤村的于淑珍是个聋哑人,丈夫又瘫痪在床,这样的贫困户怎么能自力更生实现脱贫呢?干部们有办法。

沟通上有障碍,干部们就一次次耐心说服,终于把于淑珍劝动了。她参加了县里组织的草编培训班。

于淑珍学草编,肯定比正常人要难,去了一两次,她又打起了退堂鼓。于是村干部让其他女同志手把手地教她。一年后,于淑珍从草编中获利3000元。这让她有了精气神。

“学习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伊通满族自治县靠山镇姜家村贫困户温文军的自信,也是建立在学习上。温文军家耕地少,老母亲长年卧病,哥哥智力障碍不能务工,弟弟脑瘫不能自理,两个女儿都在读书,一家人的开销全靠温文军夫妻种地支撑,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

这些年,在扶贫干部们的鼓励下,温文军自学了摩托车和电动车维修、瓦工等技能,妻子经镇劳保所培训后,开始到周边城市务工……

“技术就是金钱。有了各种技能,就总有人找我干这干那。”日子慢慢有了起色,也坚定了温文军通过学习摆脱贫困的信心。

扶贫路上,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四平市扶贫办主任赵龙举认为,这个“渔”不仅包括切实可行的路径,还含有积极向上的观念。扶贫工作更要注重思想上的引领。“‘引’的是自尊、自爱的意识和理念,‘领’的是自信、自救的路径和方法。”双辽市扶贫办主任申显龙如是说。

“看着别人过上好日子,还戴上了大红花,我也‘眼馋’,我也要当‘典型’。”

文章开头提到的刘伟,2016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就脱贫了。脱贫速度这么快,是因为村里出资给他买了猪仔和饲料,乡里让他参加了养猪技能培训。

表彰大会发生在2018年5月,除了刘伟,白山乡还有13个“苦干脱贫光荣户”受到表彰。除了“我脱贫我光荣”的金色牌匾,他们每人还获得一台洗衣机。

以贫困户的脱贫榜样,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我脱贫我光荣”的新风在四平大地上蔚然兴起。

2019年1月,在双辽市扶贫脱贫故事汇暨勤劳脱贫示范户表彰大会现场,一个个精神扶贫典型和包保部门、第一书记、医疗、文化、志愿服务等各领域的脱贫故事,涤荡人心、发人深省。

一场车祸,改变了王健的生活轨迹。34岁的王健是双辽市王奔镇仕家村的普通农民,38万元的治疗费用,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外债,原本富足的家变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王健说:“扶贫工作队经常鼓励我,给我讲党对贫困群众的好政策,我就想,自己虽然干不了重体力活,但在家门口养些家畜家禽,搞点儿庭院经济,生活一定能好起来。”

于是,他开始养猪,还在房前屋后种土豆、甜菜、黏玉米、白菜、萝卜,夫妻二人还承包了2公顷土地,加上1.8公顷的责任田,全都种上了花生和玉米。2018年,王健卖仔猪收入5000多元,庭院经济和种地收入6万元,靠着自己的努力,还清了外债,摘掉了贫困帽子,还成为了2018年度勤劳脱贫示范户。

为了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四平市深入挖掘勤劳致富的脱贫典型人物,树立“比、学、赶、超”的榜样,起到“树立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双辽市新力乡新胜村采访贫困户沈海湖的时候,村干部告诉记者,沈海湖原来的生活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酒,二是电褥子,而且是两条电褥子。沈海湖以前无心劳动致富,没事的时候就喝酒,喝醉了就往炕上一躺,两条电褥子一条铺在身下,一条盖在身上。

“那是以前。”沈海湖脸红了,“看别人过上好日子,还戴上了大红花,我也‘眼馋’,我也要当‘典型’。”

2018年开始,沈海湖琢磨着出去打工,并到通榆县打了9天工,赚到了1300元钱,这是20多年来沈海湖第一次通过劳动挣到了钱。这笔收入也让沈海湖知道,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好日子在等着他。

“有党的好政策,老百姓若是都有了过好日子的精气神,怎么可能返贫呢?”

除了大力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四平市还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争做有责任、有担当、有追求的新型农民。

设置“好人榜”、打造文化墙,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家风教育……“为了加强农村文化涵养,我们在贫困村组织公益演出,播放公益电影数千场,还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开展‘送图书到村屯’活动。”赵龙举告诉记者,“村风、家风积极向上,贫困户的志气就树立起来了,观念也就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

正向激励,催生脱贫动力。反向约束,则加强了贫困户的思想转化。

在双辽市兴隆镇连庆村村部,公示栏里的《村规民约》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村民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严禁偷盗、敲诈,哄抢集体、个人财物……”共15条村规民约,从各个方面对村民进行约束,规范他们的言行。

反向约束就是要推动贫困户向前看,自己想办法、出力气,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不能总想着“政府兜底”。

如今,在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推动下,贫困户干劲儿十足、信心满满,“我要脱贫、我能脱贫”已成了他们的共识。

2020年是全面决胜小康之年,脱贫不是最终目标,而是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确保贫困户们不返贫。四平市将怎么做?

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赵龙举时,他回答说:“精神扶贫是我们精准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营造‘想脱贫、能脱贫、会脱贫’的浓厚氛围。这是我们脱贫工作的治本之所在。”

“有党的好政策,老百姓若是都有了过好日子的精气神,怎么可能返贫呢?”赵龙举补充说。

关键词: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