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杨健:《只有芸知道》的爱情哲学

2020年01月07日 10:44 | 作者:杨健 |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分享到: 

作者:杨健

身处快节奏的时代,还有人怀念“从前慢”的书信年代吗?《只有芸知道》就是这样一部不落窠臼的电影。导演冯小刚执导的这部贺岁片,没有观众熟悉的喜剧模式,没有所谓的包袱笑料,也没有宏大叙事的感时悲秋,而是平淡从容地讲述。故事情节删繁就简,人物性格不愠不火,然而,那种对爱人执着守候的情感令人潸然泪下。

《只有芸知道》的爱情哲学

《只有芸知道》用舒缓的节奏,讲述了一对伴侣在异国他乡朝夕相处的故事。电影镜头十分考究,浓缩了导演眼中关于爱情的一生悲喜。片名看似云淡风轻,却隐含了主人公罗芸的命运。这片云,既是“姓名”也是“性命”。在这趟注定走向悲剧的短暂旅途里,云的消散像是下一个虚幻的梦境,更像是放下一切的释怀。这是属于观众的一场集体狂欢,在似水年华中,敬一杯离别,道一声再见,然后独自沉醉,享受一回隽永的生活式爱情。

影片在叙事节奏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慢。首先,从文学上,它来自主人公隋东风念的一首诗——《从前慢》。诗中写到的交通、通讯都在速度上逊色于现代,诗中描述的人群、村落都在数量上无法媲美城市。然而,诗中坚守的爱情却与电影里的伴侣不谋而合。他们仿佛是从现代都市逃离到草原村落里,做了一次先锋实验,于是,通信比视频更具仪式感,许愿比清空购物车更具诚心。直到片尾出现现实的爱情模板,观众这才信服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爱情。电影的魅力在于,既以梦幻之光虚化了天人永隔的距离,又以真实事件揭开了爱情永恒的真相。

《只有芸知道》的爱情哲学

电影在人物设置上,采取了极简主义,一对伴侣、一个朋友、一位房东、一只爱犬而已。在人生启航时,导演就似乎在做减法。大量的远景拼贴在诗意的远方,开阔、静谧,从花园式的小楼里向外眺望,一切尽收眼底。预告片中,画面连接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天下无贼》《夜宴》《非诚勿扰》《芳华》,仿佛串联起爱情刻骨铭心的每一段历程。初见、欺骗、试探、分手,到了这部《只有芸知道》里变成了回忆。电影勾勒出一段熠熠生辉的追忆,传递出导演一以贯之的爱情哲学。爱情夹杂着不可名状的秘密、犹豫、取舍,表面看上去插科打诨,本质却是朝圣般的希冀。

影片的故事线索,比以往的许多爱情电影更纯粹。没有令人唏嘘的车祸、出轨,导演把淡化的情节作为日常,用波澜不惊、平铺直叙的方式,激起了观众内心的波澜。两个相依为命的灵魂,不仅没有空乏而彼此掏空,反而更加温润如水。电影前后演绎了十多年的时间,却仿佛一晃而过,像极了时间在人的身边,不加修饰地流转。尽管故事结构打破时空、交错进行,但主旨异常突出:对友情的珍视、对爱情的缱绻。

《只有芸知道》的爱情哲学

每一个故事,都有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电影《只有芸知道》虽然消解了年代,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主观性,承载了导演对生命真谛的个人感受,以及面对离别与死亡的怅惋。每当出现回忆,就会出现“主角光环”,仿佛只要心怀虔诚,只要心中铭刻,爱人就不曾离去。温暖的光晕成了“云”的视觉标记,在时空交错中,慰藉孤独的灵魂。透过灰暗的朦胧感,呈现出感伤、不舍与怀念,不仅表现出失落的中年之殇,还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恍惚、存疑,隐喻悲情的故事结局。

电影《只有芸知道》不惊不扰,无需煽情,却早已情到深处。背景中,铺天盖地的绿色草原、大树、植被将现实和梦境融为一体。这是一部远离尘埃的诗意爱情电影,呈现了一段依依不舍的温情回忆。它直面人世间的离别与感伤,展示无所遁形的怀恋,更为观众展现了中年人的生活、交往、选择与权衡。“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过的日子”的承诺,令人坚定了爱情信仰:人生路漫长,幸好你陪我。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爱情 电影 哲学 导演 杨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