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教 文化·科教

西夏文隶书体《心经》填补空白 登上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2020年01月14日 16:3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时发表了演讲,用长达10分钟的时间论述中国佛教,其中提及: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备受重视。其中,《心经》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也是最流行的佛教经典,其对宗教、社会大众、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根深蒂固。

1a

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心经》


佛教的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据我国考古学家推断,佛教传入我国内地最早的时间应该是在秦始皇时期。在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不断发展,并逐渐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影响着社会、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期间,产生的佛学经典浩如烟海,而《心经》则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心经》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简称,虽然仅有260个字,但字字珠玑,尽是精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佛学经典,由唐玄奘译,其包括600卷,20万项,共640万字。而《心经》则是诸部般若的核心,尽取其中之精要,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因为言简义丰、博大精深,《心经》为般若经系列中极为重要的经典,成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也是弘扬和传播佛教文化的经,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

《心经》是佛学经典,内涵丰富,且仅260个字,字字皆精华,便于传诵,也因此流传甚广。

远在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便选择《心经》进行书法创作,此后,唐朝的欧阳询、宋代苏东坡、元朝赵孟頫、明朝董其昌、清朝刘墉、民国时的弘一法师、现代的赵朴初等,历朝历代均有书法名家以《心经》为主题进行书法创作。著名作家钱钟书把《心经》视为佛经中的第一要经;金庸生病时,好友蔡澜每天替他写《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等经典名句被人熟知;时至今日,仍有无数人诵读或手写《心经》,《心经》的流传广度可见一斑。除此之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心经》文化论坛的举行;第三届佛教论坛开幕式上千僧万众诵《心经》;2015年4月,星云大师在扬州连讲三场《般若心经》。据报道,《心经》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至少被翻译21次,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绝无仅有。源于此,《心经》被誉为“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其脍炙人口,传诵不绝,出现在许多人的生活中,绽放着独有的魅力和光彩。


2b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心经》

佛教界最为流传的《心经》,是由观世音菩萨所宣讲,其应化道场为浙江普陀山。浙江普陀山与文殊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承载着厚重的佛教文化和历史,吸引着不计其数的人不远千里慕名前往,最终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而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均与佛学经典《心经》密不可分。2016年,普陀山书院免费送出1万份心经,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均进行过《心经》宣讲等相关活动,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弘扬和传播着中国的佛教文化。

2019年,由文化学者、国家一级书画师、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书画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李俊章撰写的西夏文隶书《心经》先后登上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被挂到普陀山佛顶山、娥眉山金顶山、九华山身肉殿平坦寺,五台山塔陀寺三塔寺中。中国著名高僧五台山常青法师、普信法师、性海法师,普陀山智宗法师,九华山慧深法师广济法师,娥眉山果正法师、昌全法师分别为西夏文隶书《心经》开光加持并收藏。

同一人撰写的书法作品“登上”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并得到多位高僧开光加持并收藏,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也体现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对西夏文隶书《心经》作品的认可,对其承载的宗教、历史文化内涵的认同。这对中国佛教文化、以及西夏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

3c

西夏文隶书《心经》填补空白


西夏王朝消失将近500年,其身上有一层神秘的面纱。西夏享国189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西夏文化璀璨,宗教呈多元化,佛教为国教,当时大量藏传佛教经典翻译成西夏文,仅53年译完汉文大藏经主要经典,是中国译经史上的壮举。

西夏文字是西夏历史及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那个消失的神秘王朝。

长久以来,西夏文只有汉字书法的篆、楷、行、草四种字体,并无隶书体。李俊章生于西夏故地宁夏,他对西夏文化有系统研究,其发现“五体缺一体”后,认为这是个巨大的遗憾,遂把重心转向西夏文隶书研究。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探索实践,克服重重困难后,西夏文隶书作品终问世,填补了无西夏文隶书体的空白。之后,李俊章又用西夏文隶书体书写《心经》,通过这个创新之举,填补了西夏文隶书体《心经》的空白。

西夏文隶书体为《心经》赋予了西夏那段独特的历史文化色彩,丰富了《心经》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西夏文隶书体《心经》厚重沉稳,特别符合《心经》的内涵,再加上西夏文的独特,创造并呈现了另一种《心经》的意境和美感。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因西夏文隶书体《心经》,丰富了《心经》的内涵和形式。而西夏文隶书体《心经》也将因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让西夏那段璀璨的历史文化为更多人所熟知。(涵智)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心经 佛教 西夏 中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