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理性发展经济,葛红林常委四个建议“一针见血”

2020年01月21日 10:08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9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虽然全年经济成绩单发榜,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大家都从自身的关注角度对此进行解读。对于在履职调研路上全年无休的全国政协委员而言,中国经济在复杂内外部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韧性和活力,他们既有感触,更具发言权。

“全年GDP增速实现6.1%,人均GDP过1万美元,这体现了在我国发展质量在进一步改善的同时,发展速度仍然远超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阶段性展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实现了质量与速度的良性匹配。”对于新春佳节到来前中国经济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葛红林频频点赞。与此同时,围绕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运行,“老兵”葛红林也给出了建议。

“第一个建议就是保持清醒头脑,不受国外评论的影响,既不受拿增速降低来唱衰的影响,也不受拿增速降低来激将的影响,坚持质量第一,速度第二,真正将增长速度调控在适合自身的合理区间,追求更匹配的质量和速度。”听葛红林一席话,总有茅塞顿开之感。

“当然,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有些新上任的地方干部,有的是出于急于改变落后,有的却出于急功近名,自觉和不自觉地模糊了新发展理念,追求短平快的项目,追求营业收入大而不是增加值大的企业,追求组装型的企业而不是制造型的企业,仍然将做大既当做速度,又当做质量。他们的上级领导应有敏感性和判断力,要加大新发展理念的灌输力度,在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过程中,帮助他们根据区域的发展时空,追求更匹配的质量和速度。”这是在经济“战场”上身经百战后,葛红林的肺腑之言。

第二个建议,是抓住产业特点,精准施策去产能,缓解供大于需的过剩问题。

葛红林表示,去年以来,我国钢铁产量未降反升,又引起了社会关注,毕竟国家已经花了1000亿元的去产能代价,为此我想讲讲去产能和去产量的问题。产能和产量在不同的产业中,存在产量大于产能,等于产能和小于产能的三种情况,去产能和去产量有时是一回事,有时又不是一回事。众所周知,供大于求的要害是产量而不是产能,去产能本质上是为了去产量,这对制定精准的产业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翻开葛红林的档案,你会发现,他既在钢铁企业工作过(1998年就担任宝钢副总经理),又在有色金属行业工作过(2014年10月从成都市长调任为中铝集团董事长),而这两个行业虽然都属于冶金行业,但是在产量和产能的关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铝锭产量受制于电解铝的生产工艺,产量的增减十分有限,基本等同于产能。而粗钢产量得益于炼钢设备大于1的生产系数,增产20%以上并不难,伸缩性较大。由此可见,化解钢铁产业供大于需的矛盾,要害是抓住去产量,而不是去产能。而化解铝产业供大于需的矛盾,抓住了去产能就是抓住了去产量。

“过去三年来,铝产业没有花国家一分钱,通过法治化手段,严肃查处了2013年以来的违法违规产能,又通过市场化手段,在行业开启了电解铝指标的有价交易,形成了产量的‘天花板’。双管齐下,既去了过剩产能,又去了过剩产量。而钢铁产业虽然花了1000多亿元,去产能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未能控制住实际的产量增长,问题就出在产量是能大于产能的,这就涉及产业政策准否的问题。因此我建议,钢铁的去过剩产能应转变到去过剩产量,可以以某一年各钢铁企业的实际粗钢产量为红线,确定增或减的幅度,以此既能防控产量过剩,再次出现供大于求,又能促进钢铁企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葛红林有理有据。

“第三个建议,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订了,我们要抓紧备战下一阶段谈判,要抓紧澄清中国政府对企业补贴的概念、内容和范畴。抓紧梳理竞争性领域国企是否存在吃偏饭的补贴,如有应予以规范,如无应予以澄清。”葛红林这样说。

2018年11月,葛红林参加了第二轮中美和中欧前高官与企业领袖的对话会,2019年12月,他又参加了第三轮中欧前高官与企业领袖的对话会。“会上,外方反复提出我国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问题,大致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责型的,指责我们补贴了国有企业,又让得到补贴的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不公正的;另一种是了解型的,认为对国有企业是可以补贴的,他们的国家对国有企业也是有补贴的,但希望了解中国是如何补贴国有企业的,要求透明。限于自己的工作局限和了解程度,我只能结合我从事过的钢铁和有色金属领域,明确地告诉他们,这两个领域,国家对国有央企早就没有补贴了,国家对民企和国企是一视同仁的。同时指出,不能将中国地方政府的普惠性的优惠政策,视同对国企的补贴,否则,你们就应该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投资的外企,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补贴。在对话中,我也希望外方对补贴问题,不要停留在原则性的指出,而要做具体性的指出,这才有利于双方消除误解,建立互信。”葛红林这样说。

他同时强调,一要抓紧澄清中国政府对企业补贴的概念、内容和范畴,对普惠性的补贴,就不能视为对国企的补贴。比如,科技部根据科研项目下达给的科研经费,就不属于对国企的补贴。二要抓紧梳理竞争性领域国企是否存在吃偏饭的补贴,如有应予以规范,如无应予以澄清。此外,按照国际惯例,应明确告之,对国企承担军工业务的支持,属于应有的补贴。

葛红林的第四个建议是,从“一刀切”向“切一刀”的转变,充分体现了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和精准治污,应加大社会宣传的力度,扩大知晓度,同时层层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将好的政策层层落实到位。

据他介绍,最近,生态环境部出台了文件,细化了禁止“一刀切”的措施,对于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不得采取集中停产整治措施,并明确要求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做法,对采取集中停工、停业等“一刀切”方式应付督察的行为严肃查处。“我认为,从‘一刀切’向‘切一刀’的转变,充分体现了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和精准治污,充分保护了合法合规企业的权益,鼓励做得好的,限制做得差的,应充分肯定这种工作方法和水平的提高。建议加大社会宣传的力度,扩大社会和企业的知晓度,同时层层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将好的政策层层落实到位。”葛红林这样说。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产量 补贴 葛红林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