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浦东开放,三十年激荡中国活力
上海浦东新区,这位地球上“长”得最快的“90后”,以开放为品格,以创新为灵魂,迎来三十而立的高光时刻。
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政治格局巨变,惊涛拍岸挑战中国。中国改革何去何从?继续开放是否会踩姓“社”姓“资”的雷区?海内外疑虑重重。采取什么大动作,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更加改革开放的旗帜?在南海边画了个圈、激活珠三角的邓小平,又从霓虹流转的浦西望向黑黢黢的浦东,经济全球化浪潮初起,“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上海浦东自此披襟向洋,带动长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扶摇起飞。习近平一语道破这张“王牌”的最大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
什么是“窗口作用、示范意义”?浦东要做中国的改革高地而非政策洼地;要做“苗圃”而不做“盆景”;要创设“信号灯”系统,而不是“见着红灯绕着走”,对标的更是“国际最好,全球最高”。弄潮太平洋,激荡扬子江,浦东迈向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始终代表中国队在国际舞台争“金牌”,奋力站上“C位”,也让浦东样本可复制可推广。这扇“窗口”、这些“示范”,不断推高中国开放层次,彰显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
什么是“敢闯敢试、先行先试”?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自贸试验区,第一个就放在浦东。要试验的、触碰的,桩桩件件都是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绕不开的“深水区”: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敢闯,才能敢试;先试,才能先行。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让中国随之而起的自贸区群体有章可循,浦东“试验田”的良种也在更大面积播撒,给中国发展增添源源不绝的新动能。
什么是“排头兵作用”?排头兵是姿态,先行者是担当,这意味着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也意味着始终走在“趟地雷”的第一排。中国改革有一条经验:重点领域的深化改革,往往从一个局部率先突破,经受压力测试,再向第二排、第三排梯度传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改革成本,极大提升改革效率。比如,浦东领命试验“综合配套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通过开放倒逼改革,“逼”出了政府权力清单的“瘦身”,“逼”出了一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路。这条新路,也向全国各地延伸。排头兵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是敢于在强手如林中,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抢占发展最前沿和制高点。
借经济全球化东风腾跃的浦东新区,在逆全球化寒潮和新冠疫情双重来袭时,继续向世界高扬更加改革开放的旗帜。大胆解放思想,勇于突破超越,努力拿出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成果,取得一批硬碰硬、实打实的发展成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
一着棋活满盘活。每每向外国首脑介绍有“东方曼哈顿”之称的繁华陆家嘴,“30年前还是一片阡陌”,对方都十分惊异,上海的同志就微笑了:“这是共产党人干出来的!”浦东这位“90后”,不断向全球展示中国道路与中国力量,刷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度。
“大运河是历史,长城是历史,浦东也是历史”,当年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评价,一语中的。
(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员)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中国 浦东 开放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