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克山“四大工程”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2020年07月21日 16:20 | 来源:黑龙江日报
分享到: 

刘奕含 本报记者 姚建平

克山县2011年被评定为省级贫困县,通过几年来的精准施策和持续发力,全县65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492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并于2018年9月顺利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摘掉的帽子不能再戴上”。摘帽后的克山县,深入实施“庭院经济、消费扶贫、孝心养老、环境整治”四大工程,从聚焦重点群体和防返贫机制入手,查不足、补短板、强弱项,瞄准攻坚靶向,直指贫困病根,在拉伸带贫益贫链条上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破解了制约脱贫攻坚的一系列瓶颈问题,构建全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精准发力庭院经济促扶贫

傍晚时分,在克山县河南乡二河村,张可海在自家菜园里忙碌着,新摘的香瓜、黄瓜、茄子整齐地摆在筐里,再装上电动车,这些蔬菜明天一早要拉到县里去卖。“咱家小菜园里种的菜都是纯天然的,从不喷农药,也不上化肥,城里人都愿意买。”张可海摘下一个黄瓜,用手擦擦,咬了一口,甜甜地笑了。

张可海是二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通过经营小菜园,不仅实现了脱贫,还走上了致富道路,2018年他家经营小菜园700多平方米,纯收入近万元。

在河南乡二河村,像张可海这样种植小菜园的农户和贫困户有134户,总种植面积达235亩。几年来,二河村利用离县城距离近的优势,充分引导村民将自家庭院种植蔬菜销往县城,促进增收。村民们采用多茬、间作的技术模式,施用豆瓣沤肥,产出的香瓜、茄子、辣椒、豆角等10多种蔬菜,以其绿色、健康、口感好深得城乡居民的喜爱。

二河村菜园经济仅仅是克山县开展庭院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这个县通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原则,因地制宜,充分结合本地资源,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菜园革命”的部署要求,精准发力,深入挖掘各乡镇在种植、养殖、棚室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聚焦脱贫攻坚补短板、强弱项、稳增收,以农户自家庭院为单位,充分利用庭院无污染的优势,发展果、菜、花、草、苗木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目前,全县共创建庭院经济示范村和示范点43个,其中创建省级示范村9个,市级示范村10个,县级示范点24个,切实提升了示范村引领带动能力。

目前,克山县向华乡庆功村贫困户李宝臣庭院里种植的一亩多地青刀豆长势喜人,“我这青刀豆种得省心,公司给咱提供种子,还有技术人员免费培训,到秋能卖1500多元,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李宝臣兴奋地算着“丰收账”。

为更好发展庭院经济,抵御种植风险,让“小菜园”开出“致富花”,克山县在科技服务、新品种应用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组织农业技术专家采取线上培训和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今年共开展庭院种植培训3期,培训农户600余人,推广新肥新药、生物防控等先进栽培技术,提高了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能力。同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推行绿色、有机种养标准,提升产品质量,集中打造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以产业助力精准脱贫。还将青刀豆、粘玉米、黄金勾豆角、矮高粱等作物引入了菜园种植,通过打造庭院经济,让“方寸地”变成“增收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房前屋后,足不出户,脱贫致富。如今,克山县一村一品小菜园经济已成“时尚”,全县菜园利用面积达到3.6万亩,利用率达到95%,预计总产值可达2800万元。

细化措施产品销售稳扶贫

“这100枚鸡蛋我先拿走,等你攒够了我再来取。”一大早,王凤林就来到克山县西河镇和平村贫困户吕文明家,来取帮销的100枚鸡蛋。

王凤林是克山县移动公司副经理,是吕文明家的结对帮扶干部。“我们帮扶责任人,除了自己购买贫困户自有的农副产品以外,还要当好宣传员和销售员,帮助他们把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确保贫困户每年收入持续增长。”王凤林说。这几年在王凤林的帮助下,吕文明从信用社贷款5万元,搞起了肉牛养殖,今年县里又开展了“扶贫农产品帮销”活动,家里的笨鸡蛋在王凤林的宣传下又成了紧俏货,多渠道收入使他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更让他坚定了持续增收的信心。

为提升帮扶实效,克山县进一步细化帮扶措施,发动帮扶干部积极帮销贫困户的扶贫产品,帮扶责任人主动承担所包扶贫困户农产品的销售义务,积极与贫困户签订帮销协议,自主订购或向身边的亲属、朋友推荐贫困户自产的农产品,既帮助贫困户销售了自有农产品增加经济收入,又激发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贫困户靠自主种植、养殖获得家庭收入,实现了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脱贫转变。截至目前,全县2089名帮扶干部已与4880户在家贫困户签订了帮销协议,占应签户数的99%,帮销金额达151万元,户均增收313元。

“为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全县通过扶贫干部帮销、农业企业订销、线上线下促销等有效手段,把贫困户农产品推向大市场,彻底解决扶贫产业对接难、贫困户庭院产品变现难、企业扶贫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克山县扶贫办主任窦澜涛介绍说。

结合庭院经济,大力发展庭院订单种植,引导贫困户通过订销方式种植鲜食玉米、西兰花、豌豆、青刀豆等特色作物,依托长明食品、尚餐农业、仁发合作社等农业龙头企业在种植、养殖、棚室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优势,引导贫困户利用自家小菜园种植猴头菇、西蓝花、青刀豆、豌豆、黏玉米等特色作物,为企业提供优质加工原料。针对贫困户,企业以垫资方式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优先收购贫困户农产品。

由于庭院种植的农产品属绿色、无公害食品,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青刀豆、黏玉米、黄金勾豆角、矮高粱在种植前就已售罄。截至目前,县内仁发食品、新兴立成、仁人和等11家企业签订庭院订单面积达到2.9万亩,占庭院经济面积的80%,其中贫困户签订“农产品订销协议”3421户,签订种植面积达2763亩,可实现户均增收1000元。

既要产得出,还要卖得好。在帮销和订销的基础上,克山县大力打造品牌,发挥克山马铃薯、克山高蛋白大豆等区域品牌影响力,借助克山马铃薯全面、仁发庄园鲜食玉米、福汉阳北纬47℃蔬菜、北联新兴金玉和鲜食玉米、曼陀绿西兰花等商标优势,全面开发马铃薯、鲜食玉米、青刀豆、豌豆、西兰花等一系列庭院产品,搞好包装设计,提高产品档次,打造出健康、安全、适口的庭院产品,并在线上线下进行促销。

在线上充分利用“克山印象”掌上商城和农村电商网点,通过直播带货、网红推介等方式,积极帮助扶贫企业、合作社销售扶贫农产品。截至目前,线上销售的扶贫农产品包括大米、白面、压榨豆油、豆浆豆、菌类和速冻食品等各类扶贫农产品30余种,月销售额达80万元以上。在线下积极组织全县各机关、企业事业食堂,在食材选用方面优先使用扶贫企业或合作社的扶贫农产品,扩大扶贫农产品销售份额。北兴镇扶贫企业鹏晟植物油加工有限公司通过与县域内多家机关食堂签订供销合同,年可销售压榨豆油40吨,占总产量的22%。同时,正与市机关局沟通对接,力争把克山县贫困户优质农副产品推向市、省、全国,不断扩大消费群体,促农增收助脱贫,让扶贫产品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

弘扬美德孝心养老带扶贫

“平时总想着给父母点钱,让他们买点儿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可他们说啥都不要。这回可好了,通过县里的这个政策,可以把自己的孝心变成父母的养老钱。虽说我们不富裕,但再穷也得养老人,一定要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在克山县发展乡四座村,贫困老人王军的儿子动情地说。

据了解,克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6551户、13332人,有6808人为60岁以上老人,占总贫困人口51%,若要纵深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老年人群体不容忽视。

为解决贫困户子女分家另过、将因病致贫或无劳动力的父母推给政府、推向社会这一矛盾问题,克山县以孝道文化为纽带,以法律和村规民约为依托,充分发挥贫困户子女主动、政府推动和社会促动作用,制定出台了《克山县孝心养老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设立了孝心养老公益金专户,通过子女交纳赡养费、政府和社会捐赠资金奖补激励等方式,使贫困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靠。

按照“村民自治,家庭为主,子女首孝,社会互助”的原则,设立了孝心养老公益金专户,明确了补助对象和赡养费交纳奖补标准。全县计划拿出150万元作为孝心养老奖补资金,同时将脱贫攻坚社会捐赠的资金纳入公益金专户管理,此项活动开展将有4400余户贫困老人子女参与,7000余名贫困老人直接受益,可撬动子女交纳赡养费900万元以上。子女赡养费及奖补资金将按季度打入贫困老人本人账户。

为形成广泛共识,督促贫困户子女履行义务,克山县委县政府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大孝心养老工作宣传推进力度。充分发挥村屯大喇叭作用,每天循环播放《致贫困户子女一封信》,播放孝心养老的感人故事,宣传讲解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通过开展道德评议、张贴红黑榜等形式,及时公布赡养费交纳情况,宣传先进,鞭策后进。同时要求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积极做好未交纳赡养费子女的引导劝戒工作,并通过电话形式向贫困老人子女宣传孝心养老相关政策,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在全县营造了爱老、敬老、养老的良好氛围。

为推进孝心养老工作落实,充分发挥贫困户子女主动、政府推动和社会促动作用,克山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单位与各乡镇进行紧密配合,在克山县电视台广泛宣传在孝心养老活动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县文明办、妇联组织开展的“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公婆”“好儿媳”等群众性评选活动,都将孝心养老工作纳入重要评定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贫困户子女广泛关注和亲自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益老人对此更是赞不绝口。

截至目前,全县已交纳赡养费14040户,交纳金额1474.2万元。其中贫困老人子女交纳赡养费4553户475.8万元,达到贫困老人户数的100%;非贫困老人子女交纳赡养费9487户998.3万元,占非贫困老人户数的66.4%。

村屯覆盖环境整治助扶贫

“这新建的柴草仓就是好,整洁、卫生,以后再也不担心下雨把柴禾浇湿了”。望着自家新建的柴草仓,西联乡东合村赵荣柱高兴地说。

柴草垛乱堆乱放,是困扰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各级政府也做了多种尝试,但柴草垛无处可放、安全隐患大、面源污染重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020年,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克山县通过“财政支持、乡村补贴、农户自筹”和财政全额出资的形式,着力推进“两仓”建设。投入资金1650万元,建设柴草仓5100个,使村庄更加整洁;建设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仓210个,实现全县村屯全覆盖,构建起农药废弃物“收、储、运”一体化处理模式。

推进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现实需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克山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坚持点面并进、全员参与、全域推进,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乡村面貌大为改观。2020年,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总数达到8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2%。

克山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明确将美丽乡村示范村与精神文明示范村、党建引领示范村和贫困村建设相结合,同步提升乡村环境、乡风文明、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能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制定3年行动实施方案,下发工作要点,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庭院整洁、菜园经济等7项重点工作,整合农业、交通、水务、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力量,集中投向村庄建设,形成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实行3级包保机制,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乡镇包屯的方式,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乡镇工作目标考评体系,实行月通报、季考核、半年评比、年末总评,将考评结果纳入乡镇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年末考评重要依据,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层层传导、落实落靠。

针对环境痼疾顽症,克山县主攻短板弱项,强化落实举措,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今年投入资金1.1亿元,清理农村垃圾1.75万吨、清理边沟43万米、建设垃圾固定填埋点240个、修砌边沟1.49万米、安装栅栏9.3万米、安装路灯556基、栽植绿化树木30万株,农村脏乱差局面明显改观。针对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体系缺失,争取到位资金2112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3个、垃圾分拣中心127个,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计划投入资金8100万元,新建乡镇管网式污水处理厂8个,总数达到9个。同时,积极探索全县垃圾和污水市场化运营模式,确保处理体系有效运营。针对秸秆和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积极寻求有效利用途径,实现点草成金,变废为宝。在秸秆综合利用上,推进以秸秆翻埋为主的“五化”利用模式,秸秆还田比例达60%,综合利用率达80.3%;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上,全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80%,并争取资金4000万元,实施畜禽粪污生物质燃气加工项目,可综合利用畜禽粪污8.4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可提高5个百分点。

关键词:克山“四大工程”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