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农耕风景线 致富聚宝盆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一

2020年10月13日 16:34  |  作者:程天赐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金秋时节,陕西佳县古枣园的红枣熟了;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羊群在迁徙追逐中日渐肥美;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核心区的傣族、佤族、布朗族村寨迎来新一批游客;贵州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的万亩有机香禾糯丰收在望,十里飘香……迷人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物华天宝,承载着乡愁记忆和祖先留下来的优秀农耕智慧,给现代人以无尽的启示和精神情感慰藉。

近年来,拥有丰富物产资源、珍贵传统农艺、优美大地景观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政府和人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激励引导下,将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延伸旅游、物流、电商、文创等产业链,增强了当地经济的“造血”能力,走出一条以特色物产、品牌效应、新兴业态和文化自信助力脱贫攻坚的“农遗扶贫”新路径。


以特色物产助力脱贫攻坚


有超过2/3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主导产品命名,如: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陕西佳县古枣园、宁夏中宁枸杞种植系统、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浙江绍兴古香榧群、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等,各自都有代表性的特色物产。这些特色产品为开展产业扶贫提供了重要支撑。

“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这是宁夏中宁枸杞种植系统传承不衰的荣誉。近年来,中宁县通过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等措施,让枸杞产业走上重品质、树品牌的转型升级之路。目前,该县枸杞种植面积达20万亩,枸杞产业年综合产值达88亿元;全县农村有10万劳动力围绕在枸杞这条产业链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3%来自枸杞产业。

“从江香禾糯”是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的特色产品,素有“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饭十家香”的美誉。2012年,怀揣创业梦想的湖南武冈人夏云刚响应从江县政府招商引资的号召,与相关企业一起来到从江考察时,被这股稻香深深吸引。如今,他在从江创办的贵州月亮山九芗农业有限公司拥有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特色香禾生产基地、香禾品种选育基地等5万多亩,订单业务覆盖全县19个乡镇135个行政村,订单农户达1.5万余户,户均年增收3650元。

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所在的红河县、元阳县、金平县和绿春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红河州建设8万亩红米生产基地,助农增收1.44亿元。

红河县挖掘梯田红米、生态茶叶、梯田鸭、山地鸡、稻田鱼等产品,由合作社对产品进行统一加工和包装,开展电商扶贫,让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农特产品搭乘信息化的快车,破解“好东西多,但卖不上价,卖不出山”的难题。

一批高素质农民带领乡亲们将哈尼梯田农特产品打出品牌,形成产业。郭武六是红河县宝华乡嘎他村生态养鸭协会会长,他从小小鸭蛋看到商机,发起成立养鸭专业合作社,注册品牌,实行分头喂养统一销售,让家乡的红心鸭蛋走向广阔市场。目前合作农户达205户,养鸭规模2.2万只。原来不值钱的“嘎他”鸭蛋现在卖到每只3元以上。绿春县大兴镇瓦那村青年李高福,成立红河哈农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做强传统美食红米线产业,建立连锁直营店,带动更多哈尼族乡亲脱贫致富。

  

以品牌效应助力脱贫攻坚


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产品不光是生态农产品,更是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依托农业文化遗产这个“金字招牌”,通过品牌打造、产业化运作,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重质量、有品牌的企业和合作社使用农业文化遗产标识,能有效提升优质产品价值链。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羊群每年都会行程近100公里迁徙、回归,每天都会在广袤的草原上奔跑、追逐。当地巴彦温都尔苏木的牧民成立阿鲁科尔沁旗中安汇农互助合作社,依托原始游牧文化,给羊体内安装可追溯生长环境的电子芯片,打响“珍草羊”品牌。

中国贡米之乡江西万年县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近年来,万年贡集团充分发挥当地稻作文化优势,做强万年贡米文化品牌,与全县22家粮食专业合作社和3个贫困村签订优质稻收购订单10万吨,总订单面积超18万亩。公司收购优质稻订单价高于市场价0.5元/公斤,农户每亩增收近300元。

拥有八千年小米种植历史的内蒙古敖汉旗实施“名牌战略”,充分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影响力,把敖汉小米培育成全国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以集体品牌带动企业和合作社自创品牌。让小米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敖汉旗新惠镇扎赛营子村惠隆杂粮种植合作社的谷子全部种在孟克河两岸的山坡地上,20余种杂粮单品在有机认证上达到了“一品一标”。合作社借助敖汉旗悠久的农耕历史、优良的生态环境、“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塑造“吃的不是米,吃的是文化”的品牌形象。他们从传统农耕技艺获得灵感,返璞归真、另辟蹊径,引进多台石碾台,低速低温碾制保证了米胚中的活性物质不被破坏,留住小米天然醇厚口感。石碾小米是招牌产品“月子米”的重要原料,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惠隆特色。目前,该合作社建有杂粮杂豆生产基地1.5万亩,带动周边杂粮生产基地3万亩,带动农户2300户,直接和间接安排就业7000多人。

惠隆合作社只是敖汉旗妙用农业文化遗产做大做强小米产业的一个缩影。为完善敖汉小米产业链条,全旗组建了366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了27家龙头企业,2019年,仅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年销售敖汉小米就达8000吨,为农民增收1.6亿元以上。

  

以新兴业态助力脱贫攻坚


农业文化遗产地是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当地气候和水土资源创造出的经典农业复合系统。这些农业遗产与周边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农产独特、民风淳朴、底蕴深厚,是营造文明乡风、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的绝佳基础。依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培育新业态,既能让城里人对乡村充满向往,促进城乡交流,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家乡自豪感。

近年来,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以保护和传承龙脊梯田农业系统为平台,打造“世界梯田原乡”旅游品牌,探索出一条“遗产、生态、旅游、扶贫”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子,一批民族村寨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该县大寨村位于龙脊梯田核心景区,村委会与旅游公司签订共同开发协议,村民负责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旅游公司每年将门票收入按一定比例给村寨分红。2019年,全村275户1246人共分红720万元。通过发展旅游,曾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村民们开农家旅馆、卖民族手工艺品、表演歌舞,家家户户吃起了旅游饭。

湖南新化县紫鹊界梯田系统申遗成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每年游客数量超过100万人次。农户通过售卖红米、板鸭等特色农产品,开办农家乐,入股村旅游公司等实现增收。当地成立“脱贫工程队”,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吸纳到工程队,开展梯田景区设施建设和维护;开启“梯田认租”扶贫模式,让企业、城市居民认租贫困户梯田,合作社统一经营,扣除种植成本后,将收益返还贫困户。

以盛产铁观音茶闻名的福建省安溪县,近年来实施茶业庄园化战略,加强对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保护传承,茶旅结合,村美民富。该县桃舟乡添寿福地茶文化庄园带动周边2100多户农民建设无公害茶园近万亩,从业农民人均年收入3万元。目前,安溪县涉茶人口8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半以上来自茶产业。在茶产业带动下,安溪县实现从“全省最大国定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华丽转身。

一个个鲜活案例表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合理适度利用,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给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能。农业文化遗产响亮的品牌效应,是遗产地特色产品远销的重要推手;传统农耕技艺和绚丽的农业景观,是乡村文化产业和农产品包装的创意源泉。对农业文化遗产心存敬畏和感恩,共享农业文化遗产,反哺农业文化遗产,光大农业文化遗产,让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广。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农业 文化遗产 系统 品牌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