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希望高校把慈善纳入通识教育体系”

——专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人李健

2020年11月17日 10:13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由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和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的善识计划,自去年9月起在全国20所高校开展慈善通识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期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慈善专业停办等事件曾引发关于大学本科慈善教育的诸多讨论。在慈善专业教育难以推广的情况下,在高校推广慈善通识教育效果如何?通识教育能否促进专业教育发展?“基金会+高校”模式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人李健。

华东师范大学慈善通识课堂 公益慈善学园供图

华东师范大学慈善通识课堂 公益慈善学园供图

培养有责任感的大学生

记者:在高校推广慈善通识教育,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李健:早在1994年,教育部门即提出要发展通识教育。如今,高校办学以专业教育为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通识教育发展相对不足。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发现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如何培养大学生成为具备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全人”,而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通识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总说“人心向善”,然而现在大多数大学生却不知道“什么是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和其他慈善组织有啥区别”“慈善组织怎么运营”。我们希望高校把慈善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并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开展。

《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推广慈善文化。善识计划的资助方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也希望推动慈善文化发展。近年来,慈善领域出现的许多问题,其症结在于慈善文化面向公众的渗透力不够。然而,慈善文化推广仅靠一家基金会来做只是杯水车薪,善识计划选择以高校为切入口,在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可以影响更多人。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港”,通识教育可以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慈善的“种子”。

较之慈善专业教育,目前,在高校推广慈善通识教育阻力小一些,成本也更低。开展慈善通识教育,可以为高校培养一批慈善公益的师资,也能与慈善专业教育互补,有助于慈善教育体系的完善。对于研究公益慈善的大学老师来说,开课也有利于教研结合,相辅相成。

记者:从善识计划实施的情况来看,成效如何?

李健:做项目之前,我给104所学校的106位老师打电话,他们对这个项目都特别认可和支持。从实施情况来看,师生反馈很好。学生写了不少听课心得和文章。老师们则通过项目支持,迈出了开课这一步。我们还建立了教师网络,相互交流、研讨,大家觉得不孤单。

目前来看,项目产生的价值有三:一是为高校培养一批公益慈善师资;二是让更多大学生受益;三是项目可满足各参与方的诉求。此外,第三方评估报告指出,参与善识计划课程的学生在需求意识、学业兴趣、社会责任和公益慈善意向4个方面都有所提升,当然,项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记者:据项目实践来看,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最能达到预期效果?

李健:目前来看,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很不错。举个例子,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位老师在线上授课时,给每个学生提供100元,让他们捐赠支持抗疫。学生们拿到钱后,开始了解公益机构及其项目,分析善款应该捐到哪里,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选择。这种亲自体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易理解慈善组织的具体运作。

其实,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体验。因而,在善识计划第二期项目中,我们专设了体验式慈善的环节,鼓励老师们设计更多体验式教学内容,让学生寓教于乐。

通识与专业如“双腿”

记者:区别于其他通识课程,慈善通识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李健:我认为有两个特点。其一,目前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其内容大多以阅读经典名著为主,是单纯的知识性教育,慈善通识教育则更强调实践。我们没有那么多现成的出版物可以利用,虽然可以开设慈善历史和伦理课程,但学生更愿意了解现实情况,更想知道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有哪些机构做得好、具体如何运作,等等。

其二,慈善通识教育的授课老师以青年教师为主,老师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促进教研结合,提升业务水平。

记者: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慈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什么样的关系?两者在高校如何发展?

李健:我认为,通识和专业如人的双腿,相互促进。慈善通识教育让人们把慈善作为常识和知识去了解。慈善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就业,为公益慈善领域输送人才。

在高校发展慈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我认为可以“三步走”。第一步,在高校推出通识教育;第二步,在高校的学院做专业课。比如,我是一名大学老师,在中央民族大学上了一门面向全校的通识课,两三年之后,这个课程比较成熟了,学院修订教学培养方案时,我就可以建议在学院里开设一门选修课,这样,我除了在学校开选修课外,在学院也有一门学分课程,慈善就被纳入到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三步则是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假如学校里有一批开设了公益慈善专业课的教师,有成熟的课程,就可以申请设立公益慈善专业。通过这三步,我们可以推动慈善教育从通识走向专业。

“基金会+高校”助推慈善教育

记者:“基金会+高校”的慈善教育模式似是当前主流,您对这一模式怎么看?是否还存在多样化的办学可能?

李健:“基金会+高校”确是主流。这是因为高校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它面向社会需求的自我调整和转换比较慢。与基金会的合作,有利于提升高校对慈善公益的关注度。基金会资助高校,是资金与高校资源的结合,有利于慈善教育的发展。然而,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基金会应保持稳定的资金支持,不能急功近利。

多样化办学模式当前是存在的。比如,山东工商学院公益慈善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慈善管理学院都是自办,此外还有政府与高校合作模式与研究机构延伸出教学机构模式等,都有很好的探索和实践。

记者:未来,若要实现慈善教育全面推广,您有何建议?

李健:如果要在全国推广慈善专业教育,我认为国家应出台系列政策,像发展社工一样做顶层设计和引领。作为善识计划的参与者,我们将不断完善项目,把项目复制到更多高校,形成一定的规模,然后达到管理学所描述的“粒化”状态,通识教育就可以转为专业教育。此外,通过与政府和其他慈善组织合作,我们可以进行更有影响力的倡导,促进慈善教育最终在全国普及。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慈善 教育 高校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