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聚焦

“十三五”期间民营经济领域法治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法治红利最安民企心

2020年12月11日 08:52  |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十三五”时期民营经济领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法治民企建设迈开重要步伐。

■■涉企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完善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典》明确了市场主体的各项权利,确立了完善的市场交易规则,大大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激发了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过去的几年,党和国家出台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部署、政策措施最多。制定实施了依法保护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建立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创新和完善信用监管,开展拖欠企业账款治理、展开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

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务院法制机构进一步完善与全国工商联协商机制,过去几年中,仅通过全国工商联征求民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建议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就超过200部,民营企业在法律制度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好保障。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制定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的通知》,更加注重吸收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市场主体深度有效参与立法活动。

几年中,监察法、外商投资法、土地管理法、电子商务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一大批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实施,为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

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总体排名第31名,是该报告发布以来中国的最好名次。其中,评价民商事司法制度与法院工作质效的“执行合同”指标在190个评估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体现司法制度与工作机制的“司法程序质量”指数,得分16.5,排名第一。

■■法治营商环境显著提升

国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我国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快的十大经济体之一。

司法行政机关和工商联系统积极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活动。仅2019年,就组织1.76万名律师组建起3100多个公益服务团队,为民营企业提出了7.8万余条法律风险防控建议,帮助化解4.4万余件矛盾纠纷和事件。

法治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赢得了广大民营企业的点赞。全国人大代表、白山云科技董事长霍涛说,“各地检察机关开展的‘挂案’清理工作,对一些久拖不决的案子开展全面排查,避免了‘一捕了之’‘一挂了之’,帮助许多民营企业甩掉了包袱。”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对此感同身受。他举例说,企业过去有数件案子拖了10年、8年解决不了,这两年得到了解决,是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地方法院努力协调和促成下解决的。

近期,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对法治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排位第一,依法维权更受信任。

■■依法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高度重视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大力支持下,全国工商联主办的第二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召开,为民营经济人士深入了解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精神架起了直通桥梁,搭建了“法企面对面”平台。

2018年以来,各级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起诉妨害企业管理秩序、扰乱市场秩序、侵犯知识产权、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等17.8万余人。检察机关主动与法院、公安等部门协作配合,加大对恶意串通,通过虚构事实打“假官司”来逃避债务、侵吞资产等损害市场主体权益的行为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对民事虚假诉讼和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家合法财产权益。

公安机关对串通投标、商业贿赂、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突出涉企经济犯罪以及企业内部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经济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摧毁了一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职业犯罪团伙。连续两年组织开展“昆仑”专项行动,以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为重点,侦破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9万起。

人民法院集中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大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2019年,全国法院审结破产重整案件497件,通过破产重整计划案件476件,化解债务风险3134.8亿元,482家企业通过破产重整走出困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民法院积极妥善处理因疫情引发的合同违约、企业债务、企业破产等案件,严格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为企业恢复生产、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尽可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2016年底至2020年6月,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甄别纠正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190件237人,彰显党中央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

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张文中无罪,“5·31”宣判照片更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张文中激动地表示,“5·31”让自己获得实实在在的法治红利,让法治阳光普照民营企业家的心田。

■■法治民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畅行法治,既要外部发力,更要内部发功,法治民企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

在2019年首届民营经济法治峰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等15位民营企业家郑重发出“法治民企”倡议,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同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全国政协委员、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的殷切希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以来,高德红外一方面作为防疫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克服各种困难,加班加点冲在抗疫前线,将2万多台先进的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安装到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以及全国20多个地区的人流密集场所;另一方面,聚焦助力“六稳”“六保”,力保产业链不断裂,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增加就业岗位。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从亲身经历中感受到,谋发展,必须有法治思维;建诤言,必须有法理思考;搞经营,必须有守法意识;谈诉求,必须有用法能力。北京叶氏企业集团董事长叶青表示,依法治企才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永远的避风港。陕西荣民集团董事长史贵禄说,如果企业家不学法、不遵法、不守法,最终将会害人害己。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表示,牢固树立法治化的思维,才能实现共建共赢。

■■工商联及所属商会

法律服务不断创新

全国工商联与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连续多年联合推进法律知识、法律服务进企业、进商会、进工商联“法律三进”活动。2019年,司法部、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的意见》,对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作出部署。2020年,聚焦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民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开展了专项“法治体检”服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两个月内开展活动约3万场次,覆盖民营企业约17万家。

2018年10月,全国工商联法律维权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同时,全国工商联健全了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沟通协作机制,配合国家发改委开展涉政府产权纠纷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全方位强化工商联在依法平等保护产权方面的民主监督作用。

秉持“内行人管内行事、商人纠纷商人解”理念,工商联大力推进商会调解。目前,工商联系统所属商会建立调解组织2051个,调解员9724名,2018年以来调解纠纷65285件。

畅行法治,行稳致远。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法治营商环境必将更加优化,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定能坚定自信地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编辑:秦云

关键词:法治 民营企业 工商联 十三五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