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资讯

2020年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综述 与时代同频共振

2021年01月18日 14:47  |  作者:李朝全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脱贫攻坚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

2020年开年伊始,我们便遭遇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严峻的瘟疫,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影响深度及广度、长期性与深刻性至今仍无法作出判断,它对中国和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当然,2020年更是全面脱贫脱困、决胜全面小康之年,使全体国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这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创举。报告文学是时代的记录者、书写者和历史记忆的保存者、传承者,在中国和世界发生纷纭复杂的重大事件之时,报告文学正应该大有作为。事实上,在2020年,中国的报告文学作家也的确没有辜负时代寄予的厚望,他们在各个事件现场、实践现场都活跃着自己的身姿,都拿起手中的笔来记录和书写,从而使2020年度的报告文学创作形成了丰收的景观。

抗疫叙事彰显报告文学力量

首先是关于抗疫的真实叙事。在疫情暴发早期,报告文学作家主要采写了一些“短平快”的短篇报告文学。其中,尤以李春雷、李朝全、纪红建、曾散、普玄5位活跃在武汉抗疫一线的作家采访小分队的创作影响最为广泛,也较为突出。这支小分队在疫情最严峻的时期,深入到了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隔离点,还有社区、派出所、公交公司、超市等各个领域去采访参与抗疫的各方面人士。

譬如,李春雷撰写的《铁人张定宇》刻画的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渐冻症患者张定宇,彰显了这位“人民英雄”在非常时期的非凡作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李春雷还采写了《哭笑天使》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纪红建既写有关于方舱医院的采访《生命之舱》,关于警察的采访《一个武汉警察的春天》,还有一系列关于志愿者、武汉医护人员、援鄂医疗队的医生护士的采访,还原了战“疫”现场严酷的场景。普玄注重对志愿者的采访,特别是他所写的《老唐这一路》刻画了一位来自唐山的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武汉抗疫一线。曾散注重采访抗疫中的年轻人,描写这些年轻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所焕发出来的青春的光彩,发表了《甘心》《迎风吐蕊朵朵花开》《温暖的光》《爱和温暖的力量》等短篇佳作。李朝全《一心赴救 无惧生死》较为翔实地记录了武汉同济医院在抗疫中的优异表现,《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采写了“误入”武汉历经各种艰险的年轻人蒋文强的故事,《武汉保卫战》则以翔实可信的细节、资料及数据反映了武汉保卫战艰苦卓绝的历程。全国各地作家也都纷纷深入抗疫一线,采写参与疫情防控的各方面人士。这些作品都有力地振奋了人们的精神,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是鲜活可贵的时代报告。

国内疫情进入相持阶段、形势趋于缓和之后,则出现了一批长篇叙事。包括何建明的《上海表情》《第一时间》对上海市疫情防控的生动讲述和记录,刘诗伟、蔡家园的《生命之证》,以自己亲身经历,结合采访的故事,讲述了武汉封城76天期间所发生的诸多难忘往事。熊育群的《钟南山:苍生在上》则是较早出版的一部刻画钟南山院士的纪实作品,侧重讲述钟南山在2003年抗击非典和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早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程小莹的《张文宏医生》探究张文宏为什么红、红在哪里,突出他是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事件的高明解题人。查琼芳的《查医生援鄂日记》则以医者的亲历讲述援鄂抗疫时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这些作品都为我国抗疫历程留下了珍贵的真实记录。

全面小康铭记艰巨历程

脱贫攻坚是2020年最扣人心弦的伟大壮举。在全国各个省区市,在脱贫攻坚的各个现场,都能看到作家们的身影,这是令人振奋和激动万分的。中国作协组织的25位作家,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足迹,采访了从河北阜平、安徽金寨、湖南十八洞村到宁夏西海固,到贵州毕节、同仁,四川大凉山,云南鲁甸等众多贫困地区,出版了20多部报告文学。这些作品的陆续出版,已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集束效应和虹吸效应。它们都是中国作家献给这个时代的一份文学答卷。其中有多部作品已签署对外翻译的版权,将会在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秦岭的《高高的远古堆》、蒋巍的《国家温度》、关仁山的《太行沃土》等,一大批作品都各具风采、各有特性,都注重实地的采访和第一手资料的搜集,都注重刻画和描写脱贫攻坚战中小人物的经历和事迹。因此,这样一个个创作场景、创作描写对象所烘托的便是全民的脱贫、全面的脱贫,其所表现的便是一场全局性的、举国性的、历史性的划时代变革,其所彰显的是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落下的脱贫攻坚的恢宏抱负、梦想与决心。

关于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主题的抒写,对于中国作家而言一直处于正在进行时。还有大量的题材和领域、主题和问题亟待开掘和深挖。本年度,令人惊喜的是出现了两部反映脱贫攻坚过程中及后脱贫时代课题的报告文学。李琭璐的《小康路上,因病致贫之痛》反映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因病致贫问题,丁一鹤和毛永温的《厚土中国》聚焦脱贫以后怎么办的问题。

关于脱贫攻坚的书写,今后除了继续深化、深耕之外,继续聚焦全面小康、全面过上幸福生活的话题之外,更多地将会关注脱贫以后怎么办、脱贫以后往何处去的重要课题,亦即后脱贫时代的社会课题,相信我们的作家会继续本着家国情怀和百姓情怀,关注描写数以千万的老百姓未来的生活画卷。

国计民生传递百姓心声

热点事件、重大工程题材也是报告文学着力的一大重点。比如王敬东、朱向军的《“华龙”腾飞》反映中国核电发展历程,表现了以邢继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员刻苦攻关、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2020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的发展举世瞩目、激动人心,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和事。陈启文的《为什么是深圳》通过对华为、腾讯、大疆、中兴通讯等四家深圳企业样本的解剖,揭示深圳40年来飞速发展的秘诀。李朝全的《到深圳去》通过讲述若干优秀人才的深圳故事,揭示深圳人才立市的根本发展战略。

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值得关注的是高洪雷的《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这部作品通过深入开掘、梳理各种历史文献,采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即以地理坐标为叙事线索,选取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15座代表性城市,分别讲述发生在这15座城市里的历史风云,具有较好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胡平的《森林纪》聚焦中外众多大都市对于保护森林植被、绿色发展思想的践行,揭示了人与生态和谐共处、人与生态是一个命运和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任林举的《虎啸:野生东北虎追踪与探秘》,通过探寻东北虎的足迹及其生存状态,反映生态对于动物生存的重要性和动物与人类如何和谐共处的主题。

报告文学是一种食人间烟火的文学,涉及人间冷暖、百姓生存、国计民生的主题,一直是报告文学作家发力的一个重点。这方面,比如像彭名燕《其实我一直没走远》《用爱吻你的痛》对于流浪者收容救助工作的描写,李燕燕《无声之辩》讲述了一位为盲人和残障者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唐帅的故事。

传记文学领域,也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譬如描写张伯礼、张定宇这样的人民英雄的故事,反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感人事迹如钟法权的《张富清传》,还有关于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英雄榜样的书写。这些都旨在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一个个理想信念的范本。这其中,备受关注的是科学家传记,尤其注重倡导科学家及其身上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呼唤科技兴国、科技强国,召唤人们更多地关注科研,更多地具备科学精神,真正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依靠人才驱动创新驱动战略来提升国家经济和综合国力。近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涌现出了一批城市传。包括邱华栋的《北京传》、叶兆言的《南京传》、叶曙明的《广州传》、胡野秋的《深圳传:未来的世界之城》。这其中,由新星出版社组织推出的“丝路百城传”值得特别关注。孔见的《海南岛传》,还原这座孤悬大海的海岛的千年历史沧桑,人文气息浓郁,是城市地域传的重要收获。

报告文学是一种记忆文学、民生文学,特别注重聚焦热点重点事件。譬如,2020年是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除了一些相关题材的优秀纪实文学再版之外,也出现了如王龙撰写的《迟到的勋章》这样揭示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的纪实作品。

纵观2020年的报告文学创作,作家们在创作的技巧、手法上有一些新的开拓,在创作理念上显得更为开阔,特别是对于文体交融方面,注意运用小说化、散文化和诗化的笔墨来撰写报告文学,在文体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实绩。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编辑:杨岚

关键词:报告文学 脱贫 中国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