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绿·声音

新时代美丽浙江如何建设?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治污要治本 降碳要倒逼

2021年02月09日 09:23  |  作者:郑亚丽 许雅文 方臻子  |  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 

本报通讯员郑亚丽 许雅文 方臻子

记者朱智翔 晏利扬

在2021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四五”目标和任务中,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如何围绕这个目标,全面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参加2021年浙江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从多个方面,为推进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建言献策。

生态环境治理要更加精细精准

“进入新发展阶段,意味着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做到理念更先进、标准更高、手段更新、工作更系统。”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以淼认为,如果说以前解决的是“标”的问题,今后生态环境治理则要聚焦“本”。要运用好新发展理念,发挥科技的力量,以精细化治理来服务好生态环境的“毛细血管”。

目前,浙江在相关领域已经开始探索。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例,今后将在水质达标的基础上,展开全方位的调查和保护。王以淼建议,今后,在生态环境领域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源头治理。

“在生态环境领域,浙江取得显著成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在克难攻坚过程中,我们要贯彻落实好省两会精神,向突出问题‘开刀’,用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三把尺子’。”王以淼表示,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模式,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等,织出一张精密智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赋能。

数字赋能美丽浙江建设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最大的优势之一便是拥有近1亿亩的大森林。森林要看面积,更要看质量。负氧离子含量有多少?生物多样性状况如何?这些绿色家底要摸清。”浙江省政协委员、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波介绍,仅靠“铁脚板”摸家底早已过时,浙江正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以数字赋能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

2021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模式,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江波认为,数字化改革是高效构建治理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的过程,通过即时感知、科学决策、综合集成、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管理,织就经济社会治理的“天罗地网”。

浙江数字林业的应用场景,正逐步深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用技术手段加强对森林生态功能和效益的动态监测,包括测算和评价生态公益林的生物多样性、食物链、碳汇、水土保持功能和价值等,数字化技术也广泛运用于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防火。

“在浙江,哪里的空气最清新?”相信不少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江波介绍,过去人们只能通过个人感受来评价,自浙江开展清新空气监测后,空气中PM2.5、PM10含量多少,湿度、温度等,都可以用数据来说话。目前,浙江已初步建成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林业功能站57个,并接入省清新空气监测发布平台。

江波介绍,下一步,浙江将开展长三角生态站群一体化监测与应用,构建一体化森林、湿地、竹林生态定位站群,实现各类生态站监测数据互联共享,“这些举措,将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美丽浙江作出贡献。”

新能源电池可“梯次利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电池回收置换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轿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黄莉提出“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置换”的建议。

2021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全民自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4%。

“我国从2014年开始普遍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而私人乘用车动力电池报废周期一般为5年-8年。如果电池回收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将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黄莉介绍,虽然浙江已建立并不断完善回收体系,但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置换方面,仍存在回收率不高、电池回收处理兼容性不强、再生利用标准需规范等问题,在绿色选材和标准化、通用性设计等方面也需进一步优化。她建议,要完善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多方参与做好电池回收工作。

黄莉建议,推动实现新能源电池“梯次利用”,“就是把难以满足汽车续航要求的动力电池,用于电动工具、太阳能、风能储能装置等领域。”她解释,电池容量在100%-80%时,能满足汽车动力使用;80%-30%可满足梯次利用;30%以下时,可进行拆解再生利用,要尽可能地避免拆卸报废带来环境污染,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机制和技术创新实现碳中和

“启动实施碳达峰行动。”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徐爱俊,对2021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印象深刻。他认为,这项行动对浙江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先行地,更要加快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率先探索实现碳中和路径,为全国实现碳中和提供浙江方案和浙江经验。”徐爱俊委员表示,可根据“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点,突出林业碳增汇的优先地位,通过林种改造、林木蓄积量的提升,以及建设城市森林等,努力提高碳汇能力。

减少碳排放,描绘一个更加绿色低碳的美丽浙江图景,这也是浙江省政协委员、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井贤栋一直思考的问题。对绿色发展基础相对坚实的浙江来说,降低碳排放并非易事。如何让浙江在绿色发展领域交出高分答卷,井贤栋认为,技术是一个重要突破口。未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类绿色标准的建立,可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助力建立数字化的高效绿色消费认证和激励机制。

“绿色低碳,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但更为重要的是公众意识的转变。”井贤栋建议,要率先探索省级绿色消费标准,制定人人可参与的绿色消费机制,实现消费端倒逼生产制造端“变绿”。

编辑:秦云

关键词:浙江 生态环境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