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1年第二期 2021年第一期 2020年第六期 2020年第五期 2020年第四期 2020年第三期 2020年第二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1年第二期

书法的情境

2021年04月08日 17:25  |  作者: 徐利明  |  来源:《画界》2021年3月 第2期
分享到: 

《李方膺题画梅》(行草)-徐利明

《李方膺题画梅》(行草)-徐利明

任何一门纯艺术,其形式是载体,是躯壳;情境是内容,是灵魂。形式的变化是可以穷尽的,形式主义倾向的发展,必将很快使艺术家们无计可施,陷入困境,其结果必然使艺术形式的出新走向荒唐庸俗。现代西方抽象派艺术的极端发展,即陷入了这样的危机。

情境,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艺术的形式、技巧是在不断出新中发展的。然而,形式、技巧的出新应是艺术家在表现某种精神境界时自然产生。简单地理解形式,为形式而形式的求新,将使艺术形式的变化迅速走向枯竭。由于精神内容贫乏,其作品虽然在形式表象上能使观者产生一定的视觉新鲜感,但不能从精神意蕴上深深打动观者的心。这样的作品,不具备强大的、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新冠众望联(草书)-徐利明-撰并书

新冠众望联(草书)-徐利明-撰并书

书法艺术情境来自所书文字内容的文学情境与书家个性气质及某种情感的共鸣,也体现了书家的审美理想。笔者在《论书法创作的文字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审美整体性》(载《第七届全国展论文集》和《中国书法》2000年第3期)一文中,详细阐明了这一观点。书法创作必然有文字内容,那么,文字内容在书法创作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书法作品文字内容的文学情境应与书者的个性气质相适应,与书法艺术表现的情境相一致。文字内容的情感色彩越鲜明强烈,就越需要书法表现形式及其技巧的运用与之相适应,包括作品的幅式及篇幅大小、布局方式,采用的书体及作品整体的气息、气势等,都在考虑之列。书家读懂文字内容,被其文学情境所打动,精神上、情感上产生共振,被激发出创作激情,提笔作书便成为主动、积极的行为。思想情绪、精神状态高度兴奋之时,才情流注笔端,功力才能得到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从而使书法创作获得圆满成功。

如何处理书法创作的文字素材与艺术表现形式及技巧的关系?我认为方法因人而异,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书家的个人风格及艺术表现手法比较固定,变通的可能性不大,故应选择文学情境、精神内涵与其个人性情气质及其书风相适合的文字内容;一是个人在书法的意趣、情调以及形式表现技巧上有较大的变通能力,创作时文字内容的选择范围就可宽泛些,可根据不同的文学情境、精神内蕴,变换表现形式和技巧。但不管如何变换,彼此间有一种共通的气息即个性风格的基调存在。

旧题泼墨芭蕉图(行草)徐利明-撰并书

旧题泼墨芭蕉图(行草)徐利明-撰并书

观赏书画作品,其方法可用“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八个字概括之。首先观察其整体气势、气息与情调、意境,感受其情感风韵,佳作往往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观赏者被感动而驻足不忍离去时,便转入认真细致的品味赏析之中,此时才对作品的“质”即表现形式及技巧的各个方面,甚至某个精彩的、意外的笔触仔细品味,这与创作同理。书家品赏文学作品,被其文学情境所感动,调动自己所掌握的书法艺术的抒情手段,将文学语言变为书法语言,实现文学情境向书法艺术情境的转换。其中,书家的个性情感与审美理想起着创造性的调控作用。

只有注意开掘文字内容的文学情境与书家主体情感个性所造成的书法艺术情境,将此与书法形式及技巧的开掘作整体性思考,当代书法艺术的品位才能不断提高,才会诞生出越来越多具有持久震撼力和感染力的作品。当今书法创作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我们有必要倡导书法情境的创造这一属于书法艺术灵魂的问题。

前贤一亭万竹联 (草书)-徐利明

前贤一亭万竹联 (草书)-徐利明

徐利明:1954年2月生。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协兰亭奖、“国展”及各种全国展赛资深评委。

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被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紫金文化奖章”;专业创作成果获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专著《中国书法风格史》入选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全国规划教材;主持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担任项目负责人与主编。


责任编辑:张月霞

文章来源:《画界》2021年3月 第2期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书法 情境 艺术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