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金融百年老店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探秘

2021年07月27日 10:00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业正面临着深刻变革,挑战与机遇并存;另一方面,我们从来没放弃过‘做好百姓身边银行’的追求与努力。”7月23日,面对记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行长杜春野这样说。

在他背后,一家金融机构百年老店用自己的坚守,护卫着其在百姓心中的位置。

百年老店的适老化创新

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

邮政储蓄业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从1986年恢复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到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再到2016年9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019年12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邮储银行之所以能顺利触达,也缘于百姓的信赖与支持。

到2020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1.35万亿元,居中国银行业第5位。2021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邮储银行列第15位。

目前,它拥有营业网点39631个,14.97万台自助设备,服务6.22亿个人客户,手机银行客户达到2.99亿户。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

自2000年起,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作为全市最早参与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两家金融机构之一,率先承诺在全市范围内以“储蓄、汇款、上门服务”三种方式,为广大离退休人员提供养老金代发服务。

“21年来,我们累计代发养老金额度近8500亿元,目前,北京邮储养老金客户数量达128万人,在全市占比为45.65%。在服务老年客户的过程中,银行的适老化改造步伐也从未停歇。”杜春野这样说。

比如,为了不让老人们在寒风中等候,网点会提前半小时开门,为等候的老人递上一杯热水;

为老年客户提供老花镜、放大镜、轮椅等多种便民服务设施及用品;为顺应广大老年客户及养老金客户使用存折习惯,在老年客群较为集中的网点,增加布放具备存折功能的自助设备……

有些老人子女不在身边,银行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通过手机办理查询、转账、交水电费等各类金融业务;有些老人身有残疾,银行员工就风雨无阻,准时把养老金送到他们手中。

服务虽无声,温暖却无价

邮储银行香山支行,地处海淀区香山公园景区附近,面积不大,责任不小——网点附近有5家敬老院和1家橡胶福利工厂,服务范围内有数以百计的视力、听力及其他残障人士。

为了服务好这些残障人士,2011年起,支行长刘玉萍带领团队开始打造手语服务,在员工内部建立“传帮带”机制,即一个师傅带一个新员工。通过刻苦学习不断突破,邮储银行香山支行员工很快都能用手语和听力残疾客户沟通。

2015年网点装修时专门协调街道、城管等相关部门铺设了盲道,一条灰色盲道直通柜台窗口前。

在取号处,除了办理业务上的取号细分外,香山支行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暖心号”专号,每位残障人士进入大堂就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拿到这样一个号。

再比如,盲人客户从进入营业厅,工作人员将全程指导和解释办理业务,业务办理完成后搀扶客户走过马路;对听障客户全程手语交流完成业务办理,新入职员工先学会手语服务“六步曲”,再上岗。

田间地头来了“知心人”

北京门头沟区雁翅镇的大村为深山区,近年来发展起的菌菇种植产业,因交通相对闭塞,销路一直不畅。

恰在此时,邮储银行北京门头沟区支行依托“三农金融服务站”,在辖区内开展了摸排走访活动,及时了解到了大村的实际困难。

经过研究,门头沟区支行将大村的菌菇上线邮政直播平台,扩展了销售渠道。同时,利用邮政速递,帮助种植户快速发货,实现了融资、宣传、销售的综合金融服务。此外,门头沟区支行还制定了配套的金融支持方案,帮助大村菌类种植扩大再生产。第一笔90万元贷款已成功发放。

2020年,大村累计销售蘑菇达6万斤,销售收入30万元,从业人员年增收2.52万元,有效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事实上,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从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出发,不断研发特色产品为乡村发展“赋能”。

比如,用“民宿升级贷”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以大数据为支撑,推出小额“极速贷”等线上产品;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推出“邮信贷”“粮抵贷”“种植贷”等特色产品,更好支持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已向种养殖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涉农经营主体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128亿元,服务客户2.3万户。

“金融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应为客户送去直抵人心的温暖。” 杜春野说,“未来,我们将保持初心,坚守本源,以金融‘血液’滋养实体经济‘肌体’,让金融的光芒照亮每一个梦想。”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