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台商台企

愿与大陆市场更深融合,永续这块市场

——探访驻厦台资眼镜企业小记

2021年12月06日 09:31  |  作者:照宁 金龙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2月4日电 (本报记者 照宁 通讯员 金龙)

“作为一家台资企业,我们能够在大陆持续经营30余年,始终稳定发展,说明大陆确实是值得深耕的市场。”1989年9月到福建厦门创业的台商台胞吴进忠,是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在他看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其便捷的配套设施和稳定的惠台政策,是其他市场不能比拟的。

数据显示,自1989年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成为厦门首家台资眼镜企业,目前来厦发展的眼镜产业台资企业已达十余家。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他们其中的代表,试图以一个行业为观察视角,梳理来厦发展的台资企业发展历程和他们眼中的厦台融合发展未来之路。

移师大陆是看中大陆广阔的市场

由于厦门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地理上的优势,使得厦门成为两岸恢复正常交流后台商最早“登陆”发展的城市之一,也吸引了台湾一批优秀眼镜生产企业“移师”厦门,使厦门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国太阳镜生产基地”。

1989年9月,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落户厦门集美杏林工业区,是最早“登陆”厦门的台资眼镜企业,主营业务覆盖太阳眼镜、偏光太阳眼镜、防蓝光眼镜等产品。创始人吴进忠是厦门首批台商荣誉市民,见证了厦门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在推动两岸传统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贡献。

“我来厦门投资是做好永续经营的准备的。”吴进忠现在在厦门已经生活了30余年,真切感受到台资企业在厦门享受的补贴和优惠政策,“这些‘真金白银’对企业是最受用的。”

台资企业诚益光学(厦门)有限公司也因为看中大陆广阔的市场而选择来厦门开厂。“诚益光学在台湾创办于1978年,我于1990年来大陆厦门投资办厂,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陆拥有无限的眼镜消费市场,这样才能做大产业链,企业才能取得长远发展。”台企诚益光学(厦门)有限公司总裁吴当益对人民政协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正是依托大陆眼镜市场巨大的发展能量,台资眼镜企业这些年才能实现做大做强,持续健康的发展。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止来明工业、诚益光学对大陆市场信心满满,驻厦的多家台资眼镜企业主也以增资扩产方式,表达了对深耕大陆市场的信心。以诚益光学为例,今年公司在硬件、软件建设等方面陆续加大投入,目前在厦固定资产达到5亿人民币,厂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规模庞大的近视人口数量为眼镜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的一份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783.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1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8%,预计到2022 年,我国眼镜产品市场规模将达974.9亿元。

主动融入大陆先进制造业

眼镜是一种兼具保护与装饰的消费品。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工艺技术的不断优化,眼镜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为加强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做优做强厦门市先进制造业,厦门于2020年引进了台资高新技术企业、美瞳品牌moody的上游工厂爱睿思科技。

“中国大陆和日本主流美瞳品牌主要由台湾晶硕、精华、昕琦等工厂代工。而大陆工厂目前整体自动化水平不高,质量参差不齐,至今还没有超过10条美瞳自动生产线的代工厂出现,导致大陆美瞳市场的供应链端几乎都在海外。”爱睿思(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林东豪介绍,“我们选中厦门投资设立上游工厂,就是为了弥补国产美瞳供应链的空白,这将是两岸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据悉,爱睿思科技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台湾头部隐形眼镜代工厂晶硕光学,技术上可实现业内顶尖的高度自动化生产,致力于在厦门打造全亚洲最领先的美瞳生产基地,以及眼部大健康医疗及美容一体的世界级高科技工厂。目前,厂房正在建设,预计在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届时第一批产能或为每月2000万片,5年后产能将达每年10亿片,产值约为30亿元。

记者在走访来明工业厂区时,见到的也是工厂有序而繁忙的场景。“厦门经历7月、9月的两波疫情后,如今,厂里最忙碌的并不是原本的防蓝光眼镜生产线,而是经过积极申请取得医疗用品生产资格的护目镜生产线,这一转产源自企业对满足医护人员需求的决策。”来明工业厂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厦门加快“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建设,在提升厦台经贸合作方面,注重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厦台优势产业对接和培育台资产业集群,台商们更加看好这片沃土的生机,感受着这里的暖意。 

编辑:李京

关键词:厦门 大陆 市场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