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民族宗教

江西武宁:“五色”工作法助推民族乡村振兴

2021年12月07日 14:23  |  作者:严庆  |  来源:武宁统战
分享到: 

江西省武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诊把脉”乡村振兴的着力点,通过“五色”工作法,以点带面为民族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一、 坚持红色引领,打造智慧党建

为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做好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保平安各项工作,武宁县各民族村一是围绕“四个方面定标准、六个方面立规范、一张网络联整体”要求,高标准完成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规定动作,东林乡山头畲族村、新宁镇团结畲族村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二是通过县、乡、村三级书记和县委统战部党支部书记讲学、个人自学、红色走学、活动帮学、典型促学、文艺引学、参赛促学、反复查学等形式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党史武装头脑,教育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三是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自己“找”、群众“提”、集体“议”、上级“点”四个渠道“找事”,解决群众困难和民生实事73项。

二、 坚持暖色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和统战对象帮扶机制,主要开展三个行动:一是建立“一对一”巩固帮扶机制。延续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子,每月开展一次走访,架起党群“连心桥”。今年,武宁民族领域共结对帮扶脱贫户、三类人群170余户,其中少数民族户58户;二是建立“一对多”法律援助工作。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工程,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让党员成为法治宣传员,同时依托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点亮群众权益“长明灯”,民族村组今年共开展法制宣传16次,开展法律援助7次;三是建立“多对多”关爱行动。充分调动统一战线成员,成立老年人福利基金会,积极参与走访慰问、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疫情防控等社会公益活动,做好群众“暖心人”。今年以来,通过宗教场所、非公企业、无党派人士、商会、民族爱心人士等共资助学生、困难群众280余人,资助金额达60万余元。

三、 坚持金色奖评,激发村民动力

结合文明创建活动,各民族村组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一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作用,一是开展乡风民风评议活动。建立完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适时修订村规民约,规范各类红白喜事等民风民俗,并对村民民间风气定期评议,引导群众遵守道德规范,切实推进村乡风文明建设;二是开展庭院美化绿化评比活动。结合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每年开展“清洁示范户”评比活动,在农户中逐步树立以“洁、净、美”为荣,以“脏、乱、差”为耻的观念。今年,民族村组共评选出36户“清洁示范户”,其中有7户少数民族户。三是开展传统美德弘扬活动。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组织开展“公德超市”积分评比、“民族团结进步之星”、“文明家庭”评选等道德实践活动,倡导各族群众团结和睦、共建共融。通过开展的各项活动,村民们和睦相处的氛围愈加浓厚,做好事、助公益暗自比拼,潜移默化的提高了个人素质,乡风文明也进一步提升。

四、 坚持绿色发展,壮大生态产业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扣武宁生态立县的总要求,切实努力打造“山水武宁”生态价值产品转换先行区,各民族村组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一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火车头”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吴茱萸、槟榔芋、油茶、林下菌、柑橘种植等民族扶贫基地,建成民族扶贫车间,并优先聘用贫困劳动力。二是以村委会名义成立公司,通过“公司+订单”、“资产+转租”模式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村内富余劳动力、农户农产品收购、生态观光园、畲族美食加工厂等,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和村集体长期稳定收入。三是深挖农村闲赋资源,通过“光伏+农户”模式联动村民共建光伏发电站这一绿色新能源,共享阳光红利,创造屋顶银行,同时,作为带贫减贫的举措,制定资金管理机制,确保光伏收入“监管到位、使用到位”。四是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头雁”作用,依托乡村旅游新景点,融合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畲族美食、乡愁记忆、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资源,通过“旅游+文化+服务”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

通过五大模式,各民族村组共流转土地620亩,发展6个专业合作社、7个民族扶贫基地、2个民族扶贫车间和1个民族村办企业,每年为工业园区输送160余名人员务工就业,逐步形成了传统中药材、现代果蔬业、生态种殖业、康养文旅业和新型劳务输出等五大产业,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的快速增长,仅新宁镇团结畲族村从2017年13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3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40万元。

五、 坚持彩色浸润,传承民族文化

近年来,武宁县多举措坚持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一是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中,通过建设畲族展示馆、民族文化展示厅、民族文化长廊、石榴园、民族红色文化展示馆等基础设施,开展图文并茂的民族知识政策各类培训,让群众眼观耳听用心感受民族文化精华。二是充分利用春节、农历“三月三”等传统节日,积极开展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活动。今年农历三月初三,在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新宁镇团结畲族村开展了“三月三”民俗文化传承活动,各族同胞争相学唱山歌、跳竹竿舞,猜灯谜,感受喝拦路酒、唱敬茶歌、打糍粑,品尝畲族粽子、乌米饭、艾米粑等畲族美食,体验赛陀螺、板鞋竞速、踩高跷、押加、稻草龙舞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让大家了解民族美食寓意和历史故事的同时,亲身感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浓郁民族风情。三是积极打造优秀民族文艺节目,让各族群众通过观看节目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近年来,2020年度江西省第三节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山歌一等奖《西海畲乡等你来》陆续亮相香港第十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颁奖典礼、“百姓大舞台 直播好精彩”江西省优秀文艺节目汇演等各大舞台,今年6月份,同少儿《竹竿舞》一同亮相九江市少数民族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

通过“五色”工作法,武宁县逐步完善了民族基础设施项目59个、饮水安全工程3个,扶持产业项目12个,支持民族文教卫等社会事业类项目9个,全县民族团结的氛围愈加浓厚,村有经济逐步壮大,有效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新宁镇团结畲族村、东林乡山头畲族村高畲雷家自然组分别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武安锦城民族小学荣获全省民族团结模范集体称号。(严庆)


编辑:朱建华

关键词:民族 乡村 开展 工作 畲族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