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假如我是委员

首页>教育>教育·资讯

学生高质量发展需要给教师减负

2022年03月02日 10:26  |  作者:周洪宇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近年来,给“教师减负”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下面简称“意见”)。明确要求清理、规范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过重负担问题再次引发各方关切。2021年7月以来,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各地纷纷出台课后服务、延时服务、作业管理等措施。目前“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学生负担明显减轻,教培市场规模正在收缩,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但教师需要在工作上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承担更多无形的职业压力。随着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有部分学校反映,教师负担明显增加,工作时间明显延长,特别是班主任、骨干教师与学校管理干部,叫苦不迭。这必然会导致教师的身体负担和精神负担更加沉重,继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其实,我国的教师负担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暴露出来,中小学教师被计划、总结、表格挤占了太多教学时间,甚至有教师说只有1/6的时间用来投入教学。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教师负担主要伴随学生学业负担产生,因此强调减负对教师与学生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过重的负担也是教师素质提高的“瓶颈”。随着教师内部诉求和外部需求的变化,教师负担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因为在地方,教师常常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于是有的地方乡镇政府将教师纳入管理,并安排一大堆与教师职业毫不相干的社会工作。之后,教师的“继续教育”及其带来的各种培训与考核也成为教师“甜蜜的负担”,而对教师的奖惩规定政绩化、数量化、非专业化、行政化的倾向更是使教师的负担较重。当前教师负担问题虽然在政策层面得到关注,但当前教师减负政策未能获取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后,截至2021年2月底,已有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陆续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然而,“减负清单”之外存在隐藏负担,实施过程中存在“此减彼增”现象、减负的“度”把握不准、“减负清单”实施的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严重。

教师减负,解放了教师;学生减负,解放了学生。只解放其中一个,无法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减负是为自身质量的大提升做准备,也是为学生高质量发展铺路。“双减”格局下,中小学教师减负提质要把握好“减中有增”“增中提质”的大方向。不管是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建设,还是基础教育质量观的变革,都离不开中小学教师质量的大提升。从各地教师减负政策文本的共性来看,多是针对政府和学校提出的,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度严重不足,减负范围不够具体。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全社会应试主义的教育观念仍然没有彻底得到纠正。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成功”仍然以“高考分数”为标准进行界定,中小学教师在“双减”政策落实中就难以保持独立自省的态度了。

在进一步改革评价机制等引导全社会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就当下而言,建议切实关切教师的关切。比如依据校情,试行“弹性上下班制”;建议校社合力,探索“延时服务”的多元模式,做好教师子女的托管工作等。这里我仍然想呼吁的是,学校管理上要切忌形式主义。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书育人,要根据自身实际,努力做到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攀比,关注教育本身。无意义的活动不开展,意义不大的少开展。帮教师做好“减”法,给教师营造一个不浮躁的、安静的工作环境,这样教师才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教学以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生减负才能落到实处。另外,特别想强调的是,当此新秩序建立的转型时期,各项政策落地还有待进一步到位,家长一定要给教师更多的理解,让他们流汗的同时少流泪。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黄文兵

关键词:教师 减负 负担 学生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