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要闻

端牢“中国饭碗”之耕地篇①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端牢“中国饭碗”之耕地篇①| 不毛之地如何变成了“米粮川”

2022年04月12日 16:26 | 作者:王慧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这些孩子。过去谁没饿过肚子?但人很容易健忘。”习近平总书记一一点明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存在的误区,告诫“决不能把工业化变成无粮化”,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以2019年底为标准时点,中国耕地总面积约19.18亿亩。与十年前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时的20.3亿亩耕地面积相比,耕地总量减少了1.13亿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包括乡村内部基础建设补短板,耕地压力不可避免。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

土为粮本。这是对粮食安全新形势新挑战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严格保护耕地的动员号令。毕竟,地之不存,粮将焉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提高土地增量?

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但正是这笔“沉睡”的宝贵资源,通过科学合理改良,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正在利用科技手段发展盐碱地特色种业、培育高效农业,努力探索盐碱地农业发展之路,保障中国粮仓。

当我们将目光瞄准广袤的盐碱地时,好消息也将接连不断地传来。

盐碱地(1003866)-20220412154422

盐碱地

人民政协网4月12日电(记者 王慧峰)这个春天,注定难忘。

4月9日,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终于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试验站,来不及稍作休息,便忙不迭地将带来的试验种子进行编号,好赶在日落前进行晒种。

1

马巍在地里考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进入4月,正是东北春耕的重要时节。过去十年里,马巍几乎每年春节一过就辞别长春的家人“返乡”回到这里,走村入户指导农民备战春耕,从整地、耙地、泡田到育种、培苗、插秧、施肥,各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今年无奈遭遇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倒春寒”,在居家封控的一个多月里,他一直在为指导农民春耕的直播做着准备。

“大家看,先播种,然后培土……”就在马巍居家备课的这段时间里,嘎什根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建国用手机记录下了育苗大棚里水稻播种的全过程,同时也记录下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希望。

但谁能想到,镇赉这个“吉林省水稻第一大县”,也曾是一片不毛之地。

在大部分人印象里,地处东北地区的吉林西部本应该是沃野千里的黑土地,但不幸的是,与东部山区浩瀚的林海、中部平原区殷实的粮仓不同,这里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被称为“困惑的西北角”。

“我小时候那会儿地还行,还能种出苞米和杂粮来。”在56岁的王建国印象中,1983年初春开始,大家的日子开始变得难过了。“那年4月初下了一场大雨雪,之后接连几年内涝都特别严重,后来土地就大面积盐碱化了。”王建国回忆,地里种啥都长不成,慢慢地乡亲们都灰了心,放弃耕地的人越来越多,也导致盐碱地逐渐增多。

中专毕业后,王建国回家接替生病的父亲种了两年地,“那两年就和撞大运似的,地里长不长东西全看天”。几年下来,嘎什根乡成了镇赉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里最贫困的一个乡镇,全乡九成以上土地都是白花花的碱巴拉,其中重度盐碱地占到了一半以上。

盐碱地被称为土地的“绝症”,重度盐碱地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让生长于斯的农民辛劳一年,颗粒无收,望地兴叹。“风水沙土遍地跑,盐碱地上不长草。”村民自编的这句顺口溜道出了嘎什根乡土地和农民的辛酸。王建国还记得,好容易在小土疙瘩里种的几棵玉米,一场雨过后啥也不剩。

转机出现在1988年。这一年,马巍的前辈们勇敢地站在了白花花的盐碱地前。要在“风沙干旱加盐碱,谁干谁丢脸”的不毛之地里种水稻,科研人员的设想被村民们认为是“说胡话”。但水稻专家们在踏遍乡里每一块土地后,一致认为“可行”。不仅可行,他们还提出了一条“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以稻致富”的发展规划。

改造盐碱地,需要“良种+良法”配套。盐碱地里种水稻,第一步是育秧,如果育秧成功,水稻种植就大有希望,因为盐碱地里的水不适合种植水稻,科研人员就开始调酸,经过多次试验,酸的比例终于调试成功,紧接着是育秧土配比,也叫苗床土,酸碱度也要把比例调制好,同时还要选育适合这里的水稻品种。

科研人员热情似火,但任凭他们说破了嘴皮,村民们谁也不参与。毕竟,嘎什根乡的土地上,除了苞米和五谷杂粮,可从没长出过别的东西。当地的老百姓曾用“有仇不用报,劝他种水稻”“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这样的俏皮话表达了对在盐碱地种水稻的担忧。

马巍说,最后在乡干部动员、乡长拍着胸脯做出保证后,党员胡国学才顶着压力拿出家里的二亩地作为试验田。不承想,试验田当年竟打出了2000多斤粮食。第二年,胡国学把家里19亩地全改种了水稻,观望的乡亲们也纷纷加入。

盐碱地变水稻田(1003857)-20220412154425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盐碱地变水稻田。

盐碱地需要靠种水稻一年一年地养,开始种植水稻的时候,村民的收成并不好,“这里的地由于碱性太大了,头几年的收成都不好,但土地需要慢慢地养。”王建国对于以稻治碱感触颇深。这么多年下来,村民们从不认可到逐渐接受,随着前几年对水稻种植的推广,大家也开始一点点开发土地。

历经三代人,在盐碱地里艰苦奋斗30多年,镇赉的盐碱地越来越少了,水稻田的收成越来越好了,农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富裕,昔日的不毛之地终于变成了“米粮川”。

2019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白城市“引嫩入白”建设管理局达成协议,开展苏打盐碱地修复,为苏打盐碱地的高效利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依据。当年,马巍他们一共拿来了82个品种、做了14个盐碱改良处理,采用良种、良田、良法三种模式,再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对此进行改良。通过两年时间的改良,如今这45公顷的重度盐碱地全部变成高产良田,产量由原来每公顷1000斤提升到现在每公顷16520斤。

在盐碱地里创造高产不容易,这背后是长期的奔波忙碌,日日夜夜的付出,左右求索的攻关,不为人知的辛劳……长久以来,中国科学家的目光始终锚定广袤的盐碱地。根据粗略统计,我国有盐碱地5.5亿亩,其中至少有约2亿亩具有改造潜力。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成为他们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盐碱地治理好了就是肥沃的黑土地,是东北黑土区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区域。”在马巍看来,治理盐碱地,对于增加国家后备耕地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东北地区盐碱地升级转型和乡村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现在,他已经向着改造嘎什根乡最后一块重度盐碱地发起冲刺。 


编辑:张佳琪

01 02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